藏书架 登录注册
横陈 > 横陈最新目录

第899章 北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回城后,祝修远第一件事,就是亲笔手书了一封信,派人送往驻扎在蜀中的梁军大营,请他们退兵。

两天后。

梁军并没有退兵。

甚至一个回信都没有。

“看来我们是该带兵北上一趟了。”祝修远做出决定。

于是当日,驻扎在矩州城外的五万神雷军,开始做准备。

另外,寇婉婉通过轻泉宫宫主的号召力,从整个黔中各个州县中,聚集起来的三万人马,也开始做准备。

一共是八万人,将于明日拔营北上。

很快,时间来到第二日。

祝修远、寇婉婉,当然,还有一起去凑热闹的董淑贞,率八万人马北上出发了。

“梁军十万人马,驻扎在蜀中庐州的曲水县,桐梓河的西岸。而桐梓河东岸,就是黔中道的播州地界。”

行军大帐中,祝修远、寇婉婉,还有神雷军众将,聚在一起商量行军路线。

“我军从矩州出发,往北经过功州,进入播州地界,干脆就在桐梓河东岸安下营寨,与梁军大营隔河相望!”

祝修远指着舆图说道。

寇婉婉和神雷军众将都点头同意。

……

与此同时,梁军大营中,那梁军主将第一时间就探知到了神雷军的动向,并下令做好一切准备。

隔日。

祝修远率八万大军赶到了桐梓河东岸。

就在梁军的眼皮子底下,他们安营扎寨。

中军大帐中,祝修远又亲笔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他阐明了大陈已经收复了黔中道的事实,并提及梁陈两国间,十余年的“友谊”。

祝修远说得比较好听,这所谓的“友谊”,其实就是陈国每年向梁国上贡的贡品。

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的存在,梁国没有理由觊觎陈国的黔中道!

所以祝修远再次劝梁军退兵。

这封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桐梓河对岸,梁军主将的手上。

梁军主将看完后,拿不定主意,他驻兵在此的目的,除了防范大蕃夺得黔中道之外,其实,也有谋夺黔中道的意图在里面。

这也是先前祝修远送信之后,梁军主将并没有任何表示的缘由了。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

神雷军都驻扎在桐梓河对岸了,一幅剑拔弩张的样子。

并且,平南侯及神雷军的威名,自祝修远平定东南五州之乱后,名头就响亮了起来……

还有一点,祝修远在信中所说之事,也的确在理。

人家陈国每年上贡那么多贡品,你梁国又有什么理由,去侵占陈国的地盘呢?

梁军主将拿不定主意,只得将此事奏成一本,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入长安城,请梁帝定夺。

然后,梁军主将派出使者,渡过桐梓河,进入神雷军大营,见了祝修远。

说他做不了主,已经上奏陛下等,最后请祝修远稍安勿躁,保持克制。

祝修远同意了。

待使者离开后,祝修远也写了封奏折,将此事告知给了陈皇知晓。

……

梁国都城,长安。

乾王府。

书房。

梁国乾王李继业,正像往常那般,听取属下汇报祝修远的动向。

没错,李继业一直关注着祝修远的动向。

当然,这并非监视。

李继业纯粹是出于好奇,与担心。

好奇,是好奇祝修远的言行。

比如前段时间,祝修远平定东南五州之乱,在李继业看来,这件事就十分不简单。

神雷之利,李继业是知道的,但他没想到神雷军这么厉害,竟是摧枯拉朽般的,就平定了东南五州之乱。

这让李继业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忧。

然后是担心。

这是站在朋友的角度。

他担心祝修远身陷险境,亦或者被陈国朝廷那帮人给害死了之类。

李继业始终都认为,祝修远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招揽之心,从来就没有熄灭过,所以李继业自然不希望,这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就那么“夭折”了。

李继业也养成了习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听取属下汇报一次祝修远的动向。

最近一段时间,黔中道混乱,他身为梁帝最器重的皇子,自然知道梁帝对黔中道产生了一些兴趣。

在庐州屯兵十万之举,并非心血来潮。

接着,是祝修远改封平南侯,率帐下五万神雷军入黔的消息……

这条消息,让李继业心里产生了一抹担忧。

令人遗憾的是,李继业的担忧竟成了现实。

乾王府的书房中,李继业听完属下的汇报后,惊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这数日来,本王就担心这个问题,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我大梁将士,与平南侯的八万大军,于桐梓河两岸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李继业背着两手,在书房中走来走去,显得非常焦急。

这时,一个下人来报,说梁帝召他即刻入宫议事。

“对!”李继业拍手,“去见父皇,或许能避免桐梓河之战。来人,更衣……”

不一时,李继业入了宫,在御书房见到了梁帝。

梁帝五十余岁,身体十分硬朗,略显清瘦,精气神充足,他端坐在龙案之后的椅子上,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相比之下,陈皇更胖一些,但精气神没法与梁帝相比。

“儿臣拜见父皇。”李继业行礼。

“皇儿来了。”梁帝抬眸,将手里正翻阅的一份奏折合拢,递给李继业,说道:“皇儿,这是李将军从蜀中庐州发来的奏本,你先看看。”

龙案旁伺候的老太监,忙躬身接过奏折,双手捧着,小心翼翼送到下面李继业手中。

李继业躬身,双手接过,然后当场翻看起来。

“皇儿啊,事关黔中道,你有什么看法?”待李继业看完,梁帝立刻便问,嘴角带上了一抹笑容。

威严的梁帝,在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