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国中医 > 大国中医最新目录

第四十九章 图书馆的宝藏男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颁奖结束以后,冀州医科大学校方专门为中医临床学院开放了一日的图书馆观光浏览会。这是一种至高的荣誉,要知道,学校最雄伟、耗金最多的建筑就是图书馆,因其外形酷似一只悬挂于空中的方舟,故取名为“方舟图书馆”。

知识是学生的方舟,一艘船有船头和船尾,分别是图书馆的东西两侧。东方陈列着中华古典书籍,从国学经典到中医名录,再到历史文献的记载等等;西方则更为夸张,除了西方世界的相关书籍以外,更有一块类似于科技展览的区域,里头展示着各类划时代的发明和科技成果。

一般来,学生手持校园卡通过门禁,即可进入图书馆内学习,只不过部分VIP座位需要提前预定,其中考研考博的学生以及图书管理员拥有VIP座位的优先权。

为何图书馆观光浏览会是一种荣誉呢?

因为往日里对外开放的楼层只有四层,而这一将要将最上面的五楼和六楼同时开放,里面陈列着各种医学标本与解剖样品,都是从图书馆的地下停尸库精心挑选出来的。

中医临床学院大一到大三的全体学生一齐列队,有序进入图书馆。

“呕,好恶心!”

陈冬生他们来到五楼的样本处,旁边的玻璃容器里装着一个血黄色的稠状物,看起来像一个婴儿胚胎。

女孩们捂着嘴,身怕自己当即吐出来。

紧接着,他们来到内脏的展览台,大大的器皿中装着心脏、肝脏、脾脏、肺、肾。

有学生实在看不下去,匆匆忙忙地跑去厕所。

这是陈冬生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人体内部结构,虽然这些器官看起来血肉模糊,但是棱角却异常清晰,经过专门的浸泡处理,陈冬生甚至可以看到里面的血管纹理。

“噫~~”

身旁的学生甲打了一个冷噤,被眼前的“大脑”震慑住了。

这是一个完好无缺的脑子,从端脑、间脑到脑干和脑。在甲醛混合溶液中,甚至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侧面细的垂体。

“他们大脑像核桃,还真他娘的有点像。”学生甲自嘲道,压根不敢多看一眼。

“这还只是内脏呢,等到尸体的时候看你咋办!”学生丁补刀。

“还有尸体!?不会吧!我们是中医诶9要看尸体的咯?”

尽管学生甲一时很难接受,但是李文涛还是告诉他这个不争的事实:“是的,下学期我们就要学人体解剖了。”

学生甲发出一声哀鸣,众人忍不住发笑。

“陈冬生,你貌似对这些器官很感兴趣啊。”李文涛注意到陈冬生目不转睛地盯着容器里的内脏看。

“没有,第一次见嘛,总有些好奇的。”实际上,陈冬生是在尽可能地记忆这些器官的容貌,虽然这是外表,但多少会对后面的解剖有些帮助。

解剖,无疑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大跨越,西方医学与传统医学之间最大的分水岭就在于此。西方人只相信他们眼睛所看到的,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结构,关于人体这一永恒课题的研究,成就了西方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领域的王者地位。

相比之下,中医的“司外揣内”就显得有些玄乎了,在西方人看来,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拿不出合理的解释,就难以在学界上被认可。

往后走,是人体骨骼,再往后,肌肉、消化腺、内分泌腺……

走廊的尽头,一群男女围住嬉笑,容器里的生殖器官使得女孩们羞红了脸,男孩们则好奇地拿出手机拍照。

“讨厌~”

“你好坏哦~”

“不要嘛~”

他们大多都是情侣,又或者,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

只不过谁都装作一副清纯的模样。

到了自由活动时间,陈冬生径直离去,与这些人背道而驰,独自前往东方的场馆。

嗒,嗒嗒,嗒嗒嗒。

绕过螺旋楼梯,整个回廊响彻着陈冬生的脚步声。

虽然他走的很慢,很慢。慢的像一只蜗牛。但是这里实在太过于安静,一切像沉睡了一样。

古老的书籍沉睡了,它们身上披着灰尘的素衣,笼罩在一股朦胧之中;大厅沉睡了,没有了图书馆管理员,取而代之的是一台自动租赁机器,篮子里只有零零散散的两三本旧书;时间也沉睡了,漫布于书架之间,完全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如果不是书架前端所贴的标签,陈冬生以为自己一直在原地打转。

最后,人也沉睡了。

长桌上趴着几名考研的学长,桌子上堆满了书籍,他们一个个睡得像死猪一样,依稀可以听见呼呼的鼾声。

太真实了。

感慨之余,陈冬生抬头望见墙上高高悬挂起来的吊钟,不知不觉,一上午就这样过去了。

这时,有人从后面拍了他一下。

陈冬生猛地转身,像抽电了一样,下意识地弹出手指。

“喂喂,别紧张,你这样没事。”崔浩举起手来,装作一副投降的模样。

“是你?”陈冬生偷偷松开手指。

“我去,陈冬生,你刚才是不是要杀了我,你是要杀了我对吧!”崔浩被陈冬生刚才凶狠的眼神吓了一跳。

“我不是很喜欢被人从背后搞动作。”

“理解,我也不是很喜欢。”崔浩尴尬地一笑,随后问道,“你怎么在这儿?”

一般而言,只有熟人之间才可以相互开这种玩笑,很显然崔浩是把陈冬生当熟人了,在这之前他们明明只见过一面。

“我来看看书。”

“哟,真没想到,你也看这方面的书。”

“不是中医学吗?看点古书怎么了。”

崔浩摇了摇头:“你可能不知道,并没有什么学生对这方面的书感兴趣,一是他们压根看不懂,二是即使看了也没有耐心。”

陈冬生明白他的意思,解释道:“我有一个朋友,家里是研究国学经典的,所以……”

“这么巧!我家也是研究国学经典的!”崔浩眼皮子一亮,激动地握住陈冬生的手,“准确地,我家就是中医世家。”

崔浩完全没有遮遮掩掩,直接向陈冬生道出他的身世背景,他祖上五代从医,从晚清一直延续到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