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乾元二年秋九月,李泌渡过黄河在蒲州城与李嗣业和谈失败,双方进入一触即发的战争状态,郭子仪向皇帝上表,建议朝廷先迁至灵武,这样他才能放下心来与叛军决战。
李亨口口声声高呼要与长安共存亡,表示绝不后退半步,也要求郭子仪绝不能撤退。实际上他背地里早已经将出逃的队伍准备好了。皇帝心中还抱着很大希望,认为郭子仪能够力挽狂澜,能够击退李嗣业,保住关中,保住大唐。
所以他派出中使邢延恩代表皇帝前往前线督战,其实就是充当耳目提前汇报消息,津蒲度和长安之间也就几个县的距离,只要李嗣业渡河成功,唐军大败,他们就得赶紧跑路了。
郭子仪将大军分布在蒲津渡和龙门渡潼关三处,各沿着黄河河滩修建营寨,关中仅有了八九万兵力被分成三部分。因为估计到李嗣业最有可能渡河的地方就是蒲津渡,所以由鱼朝恩的三万龙骧军在此驻守,程元振率领的两万龙武军在潼关,朔方军由节度副使仆固怀恩和神策军使郭英义两万五千人在龙门渡扎寨,时刻严防李嗣业从任何一个地方渡河。
这种分散兵力的做法对唐军十分不利,李嗣业只要集中兵力从一处突破,他们哪里能够拦得住,这就如同用针尖穿鲁缟一个道理。虽说乘船渡河有一定的困难程度,但世上没有攻不破的防线。
郭子仪为此伤透了脑筋,他一面不断派出斥候过河,探查李嗣业的兵力配置,以推断出准确的渡河地点,方便集中兵力防守对抗。另一方面决定派人从黄河沿岸每隔五里修建一座烽火台,上游一直通到龙门渡,下游一直通往潼关,一旦对岸李嗣业集中兵力发动进攻,他们便点燃烽火台传递消息,让黄河上下游火速驰援,这样才能使有限的兵力尽可能地阻碍敌军过河。
李嗣业也深知在黄河边等待的时间越长,唐军这边的防备也就愈严密,所以他准备趁着唐军的烽火台尚未构建完成,选择一个地点突破黄河进入关中。
因此他派人在中条山下大肆砍伐树木,扎成木排和浮桥随时准备渡河。并且派人传信到潼关外的灵宝,命田珍和燕小四加紧攻城以给潼关唐军造成压力,以至于整个黄河至潼关防线就像一座四处漏风漏雨的房屋。
临战前他把军中的智囊们全部召集到了一起,既有安禄山的降将严庄高尚,也有跟着他从河西走出的徐宾岑参,连同崔乾佑,蔡希德等人也坐在席位上。
李嗣业双手撑在膝盖上,胸有成竹地问道:“我们屯兵于这蒲州,就是为了进入关中,如今郭子仪兵力三分,依次驻守津浦渡,潼关和龙门渡,今日叫你们来,正是要问问诸君,我们该从何处渡河进攻关中。”
作为他的头号军师,徐宾率先开口道:“主公,这三处进攻地点各有优劣,潼关坚固易守难攻,就算有风陵渡可以渡河,但城墙已经延伸到了黄河河滩上,渡过河还得攻坚,进攻的难度很大。但有两个优势,一是能够与田珍和燕小四两面夹击潼关,第二,也有出其不意之效,郭子仪绝对想不到我们会从这里进攻。”
“蒲津渡,朝廷的重点防守就在蒲津渡,这里也是最理想的渡河进攻地点,浮桥虽然被一把火烧掉了,但浮桥上的铁索还在,两岸牵引铁索的铁牛也在,只要左右用木船佯攻,当天晚上从浮桥上铺木板,第二天早上就能够到对岸。但郭子仪就亲自坐镇在这里,兵力布置也最重,而且它位于龙门渡和潼关之间,一旦渡河就是硬碰硬。”
“第三就是龙门渡这个地方,渡河后距离长安虽远,但唐军兵力布置中规中矩,所以综合来说,这里是最好的过河地点。只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他们也一定能够想到,郭子仪定会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所以我建议主公从龙门渡进攻关中,只是需要谋划一番。”
李嗣业慎重地点了点头,站起来捏着下巴问道:“若如徐公所言,应当如何用计?“
“主公应将大部兵力调往河津县,留一部分兵力在蒲津渡伐树铺桥,制作船筏,故布疑兵,大造声势,将唐军多数兵力吸引在蒲津渡。我河西大军趁势渡龙门而攻长安。”
他捋着胡须在帐中踱步,先是赞同地嗯了一声,又转过身来问道:“郭子仪深谙用兵之道,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虚虚实实的兵家诡道,这种故布疑阵的计策也许能够骗得了别人,但骗不了他。”
徐宾上前一步问道:“主公的意思是……?”
“兵不厌诈,既然郭子仪能够识破疑兵之计,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之,率大军前往龙门渡伐木造船,将声势造得越大越好,宣扬给唐军我们就是要在龙门渡渡河,而蒲津渡这边则偃旗息鼓,只在河畔布下少量兵力,引起郭子仪过度解读,将重兵继续囤积在蒲津渡,我军则一举突破龙门渡入关中。”
众人叉手称是。
他将目光投向养子李崇豹,征询地问道:“豹儿就率八千兵卒留在蒲津渡如何?岑夫子也留下来辅佐你。”
李崇豹躬身说道:“孩儿遵命。”
李嗣业又道:“让你留在蒲津渡,并非只是按兵不动,也需要暴露一些蛛丝马迹给唐军。你白日时龟缩蛰伏,夜晚便率兵出来活动,在黄河滩头弄出一些火把动静。”
“父亲放心,孩儿自当用心照办。”
他嘱咐了儿子之后,当夜便召集大军出发,火光照耀得黄河河面如波光在月色下荡漾,对岸的唐军斥候看到了这一情形,便报告给了正在大帐中踌躇不决的副元帅郭子仪。
郭子仪闻言而惊,连忙挥手说道:“引我过去看。”
他与鱼朝恩一同前往黄河岸边,遥遥望见有万千闪耀的火把结成队伍沿着黄河朝上游而去。
鱼朝恩面露喜色说道:“李嗣业大军动了,他这是要北上龙门渡,从龙门渡黄河入关中。郭司空,我们也应当立即出发前往龙门渡口增援堵截。”
郭子仪低头沉吟,抬起手掌说道:“鱼中使稍等,河西军的动静这般明显,虽是夜间出发也算是大张旗鼓,李嗣业素来行事周全,绝不可能出这么大的纰漏。”
“那依司空所见,我们该如何行事?”
“立刻命人给仆固怀恩传信,提醒他李嗣业已率部北上,让加紧修建工事,严整以待,并且沿河设下哨探,时刻监视河西军的动向,并随时将变化向我通禀。”
鱼朝恩虽对郭子仪的判断不能苟同,但他知道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