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工兵连每天像老鼠一样,不停的挖坑埋雷。除了国产的地雷,还有一些兵们没有见过的雷,上面写着蝌蚪文。美国的,日本的,法国的,意大利的,好像能生产地雷的国家,这里都有他们的产品。
刘宏伟去看了几次工兵连的训练,请教了工兵连的干部讲解地雷知识。
世界上地雷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防步兵地雷、防坦克地雷、特种雷。防步兵地雷又分木壳、铁壳、塑料、简易制作等等。简易制作指的是用简易的材料,按原理制作而成。比如说石雷,就是用石头做的,电影《地雷战》里面有描述。当然我们现在不会用这些东西了,可谁也不敢保证对方不用。防坦克地雷也是分铁壳和塑料壳两种。y军使用的有苏制的、中国制的、自制的,它们用了很多的木壳地雷,对我军威胁很大。
地雷的原理很简单,但它的制作和埋设的方法却很多,地雷又分压发式、拌线式、拉线式,我军的七二式和五八式的反步兵地雷是塑料外壳的,就是压发式地雷,最小动作压力是七公斤,一个孝上去也能压响地雷。
六六式定向雷的外壳是一个弧形的长方形塑料盒,雷体的前面部分是嵌在一个塑料容器内的钢珠,其后是炸药;雷体顶部是一个铸模而成的照门,供瞄准用,顶部还有两个雷管插孔;地雷架设在两对剪刀形的支架上。地雷采用手持脉冲引爆器引爆,在30米距离上用电线连接地雷的火帽,引爆器的把手能发出双电脉冲。
地雷引爆时,钢珠破片形成60度的水平弧面,并以扇形集束弹道喷射而出,杀伤面积为50米宽、1米高。六九式的跳雷是以其破片杀伤行进中的步兵。还有其他定向雷、跳雷、拌雷等拌线式。
在战场上,当一个士兵被致残,就会有四到五个人去抢救一个伤兵。既有战地救护人员,又要有战斗人员。从一线到二线最后到后方医院,要经过很多人,才能确保伤兵生命安全。当一支部队的人员伤亡达到五分之一以上,那这支部队也就无法再战斗下去,它的非战斗减员已经拉垮了这支部队。
炮兵部队很快进行共同课目训练。赵利民好像吃了春药一样,浑身亢奋,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完的劲儿。他给几个炮兵分队出的考题,是随心所欲,让人永远想不到。
“战争永远没有按预订的计划进行,你不会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我们平时训练的那些内容必须和实战结合起来。”赵利民道。
全团三个炮兵连的迫击炮排集合一起,俨然将军范儿:“今天要先考三炮手。”
赵利民看到平时训练,都是一炮手和二炮手在忙,三炮手挖好座板坑站在一边休息去了。他先从三炮手抓起,方式也很特别。当把炮架好,三炮手操起炮弹将要装填到炮筒的瞬间,赵利民高喊:“停。”
三炮手只得双手捧着炮弹,固定姿势,一动不动的站着。
“我不下口令,你们就要举着炮弹。这是练你们的毅力和忍耐力。这叫装弹分解式。这个功夫三炮手必须过硬,就像练武功蹲马步一样,在练你们的基本功。步兵侦察兵外出执行任务,遇到强敌在身后甩不掉的时候,我们炮兵必须在几秒钟内打出炮弹,歼灭敌人,掩护战友。如何坐到这一点,就是炮架好,数据定好,三炮手就这样的姿势等待,一声令下,炮弹出膛。”
赵利民要求弹药手每人至少背8枚炮弹,并且在山路上行走自如。这些平日训练总当看客的炮手们,这些天的训练运动量超过了一炮手,把当兵几年积攒的工作量,都贴补在战前训练上。他们没人不叫苦,不抱怨,兵们明白,上战场了,必须玩真的,任何骗人的把戏,最后都要用生命去弥补,谁还敢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