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个由4个字节组成的32位寄存器。
每个寄存器存储的位宽,也桨字长”,若干个寄存器组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寄存器组”。
江寒设计的寄存器组,由8个32位寄存器组成。
接下来,是“存储块”,也就是俗称内存的RAM(随机读写存储器)。
这种内存在设计上,要求不管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在哪里,ALU都能花费基本相同的时间,直接访问。
设计的时候,先给RAM的每个记忆单元,分配一个地址,然后构建一个由N个寄存器组成的阵粒
再构建一个逻辑门,使其通过地址访问到对应的记忆单元……
典型的RAM接受三种输入值:数据、地址和加载位。
RAM设计起来不容易,但实现起来意外的简单。
江寒先做出了一个字节的RAM,然后将其与空白图纸一起卖掉。
得到图纸后,就利用自动搭建功能,批量生产出大量“字节存储单元”。
接下来,就可以组装出任意规模的存储阵列了。
江寒组装了一个8个字节的存储阵列,称之为RAM8,然后将其再次转换成图纸。
接下来,制作8组RAM8阵列,设计配套的电路,将其组合在一起,就成了RAM64。
重复上述过程,就打造出了RAM512、RAM4K、RAM16K、RAM64K……
“我去,这么贵?”
前面还好,从4kb内存开始,自动构建功能的附加收费,就超过了元件本身的价格了。
但为了节省时间,消灭错误率,还是得使用这个自动构建功能。
浪费点积分也是值得的。
反正积分来的容易,万一不够了,再多做几台无线电发射器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