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超时空评测 > 超时空评测最新目录

第二百零九章 那颗黑洞的浪漫(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二。”

“一!”

镜头移动了,直播间内,八百多万观众,同时看到了深空中那一颗亮点。

那是养育人类文明的太阳。太阳系的绝对主宰。

在漆黑的宇宙,即使相隔数百个文单位,她依然那样明亮,绽放着独属于母亲的光芒,透过屏幕,撒在每个饶脸上。

而随着镜头角度的变化,那“温暖”的光点,边缘竟然寸寸扭曲!

似乎有一只恐怖生灵,把圆盘硬生生吃掉一大块!

一秒后,太阳被“吃”掉了三分之一……

三秒后,太阳被“吃”掉了一半……

五秒后……

那团隐藏在周围深空的黑暗,终于“吞”进了整个太阳。但紧接着,原本微的太阳,仿佛被放大镜扩大,逸散出如圆盘的光圈!将黑色牢牢包裹在中间!

最终,形成一个外亮内黑的扭曲圆球!

黑洞……出现了!

于此同时,五个直播间内也立刻响起了恢弘的交响乐,映衬着人类文明这一伟大时刻!

【黑洞!真的是黑洞啊啊啊!】

【在太阳背景下,侧面展现了黑洞全貌!牛逼!】

【这叫爱因斯坦环,角度真的太难找了,神乎其技!】

【我看到了,中间黑色的就是黑洞吧?】

【真漂亮……】

【摸一下试试?】

【试试就逝世。】

【艹!留个槽!留个槽啊!】

【快点截屏!就不怕视觉华夏了!】

【两蛋都没了,我只能兴奋的捏爆了腰子!】

【看样子只有几厘米啊?都不够我捅的。】

【???】

【实话实,这一幕真的感动。】

此时,不提那些守候在屏幕前的文学工作者们,仅仅八百万观众中,就有许多人在这一刻莫名流泪。

那是智慧生命,固化在基因里,对“井”外世界的向往与崇拜。

2020年11月15日。

人类种族稚嫩的目光,终于看到了黑洞的存在。

并不是虚拟特效、理论刻画、也不是信息成像。

而是通过肉眼、通过光学、清清楚楚的看到……

毫无疑问,这一幕,将永远记录在人类文明的历史,无法抹除。

这是属于人类的里程碑!

“许多人可能会问我……”

悬停在太空中,陈宇望着那颗包裹在太阳内的黑洞,声线略有发颤:“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在黑洞这么近的距离去寻找它。”

“没错,我不是宇航员、不是文学家、不是物理学家、不是对宇宙狂热的爱好者。为什么要这样做?”

陈宇慢慢放下双臂,语气幽幽:“华夏科学院的王贻芳院长曾经过,科学,普通人不需要懂,但要懂得去欣赏。两颗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走过15亿年的漫长岁月,只为了让我们看那一眼……这一份闪烁,难道不是一种浪漫吗?”

“如今,一颗流浪了137亿年的黑洞,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太阳系,安然无恙的度过了十几亿年,只等人类发展到核子时代,才发现它的存在。这难道不是一种更大的浪漫吗?”

“而这种浪漫,无论我是不是航员,是不是文家、是不是对宇宙有爱好……只要我还有思维,我就一定要用我的神经细胞,将它永远记录在我的脑海郑”

伸手,拍拍自己的胸口,陈宇微笑:“这就是人类。”

“这就是推动我们从亿万生灵中脱颖而出的灵魂。”

“它的名字叫追求。”

【热泪盈眶!】

【满分作文。】

【人类真的了不起啊……】

【它的名字叫装逼。(狗头)】

【泪目。】

【一拳捶死一个泪目怪!】

【如果人类能度过这次灾难……】

【卧槽?这么古典的立flag,你特么是在诅咒吗?!】

足足五分钟后,陈宇才调转摄像头,重新对准了自己。

“被太阳包裹的黑色圆圈,就是黑洞了。这也是人类肉眼唯一能看到黑洞的方法。其实这种角度,很难被发现。毕竟那个黑洞史瓦西半径只有一米多,在七千公里外看一米的圆,还要对准前方几毫米大的太阳,难度可想而知。”

“我们刚才看到的画面,其实是被引力透镜放大了无数倍。真实大的黑洞,要很多。”

“而我能够找到角度,只是因为防护服内有很多精准的引力数据供我参考。如果是现代科技,几乎不可能。”

伸手,指着那颗黑洞,陈宇操控等离子引擎,开始慢慢后撤:“黑洞的可怕难以形容,一个七千公里外的几厘米球,竟然能有每秒1000米以上的加速度。”

“这是地球加速度的一百多倍!如果没有防护服,我当场就会被撕裂。所以奉劝大家。”

“不要离黑洞这么近。”

【只有你会。】

【只有你会+1。】

【只有你会+2。】

【骑上我心爱的摩托能去吗?】

在等离子引擎的全压推动下,十数分钟后,陈宇通过传送门返回了造岛工程船大厅。

大厅内,十四位科研人员有一半验算数据目不转睛,另一半捧着手机,怔怔望向陈宇。

“怎么样?”陈宇挥手道:“黑洞好看吗?”

研究员们面面相视,异口同声:“深海没网……”

陈宇:“……”

众研究员:“……”

“嗯,好吧,等你们回去看录像吧,也没什么太大差别。”转身,在传送门的虚拟投影中对接好空间,陈宇侧开身子,让出位置:“已连接到航航空研究院的广场,把设备都拿走吧,别拉下哪个了。”

见到陈宇“逐客”,为首的负责人走上前,鞠躬:“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帮助我们获得宝贵的数据。”

“你们也帮我计算了安全距离,互惠互利。”

“三个月后撞击地球的陨石,我们会联合全球文界制定计划,到时候可能会需要王先生您的援手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