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国战隼 > 大国战隼最新目录

第632章 ?干休所老头老太太的战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张海洋就是个好苗子。

第二的体检之后,李战一眼就看中了这个体重稍稍有些超标的胖子。不过张海洋的其他体检项目都很不错,仅仅是体重超出一些的话,李战是可以针对他稍稍放宽一下条件的。

张海洋是大二学生,专业未来就业对口的是航空电子,成绩优异。航电专业啊,太对口了。李战考虑的比较远,未来飞鲨不仅要飞行员也要武器操作员。后者对航电知识水平的要求要高一些,这就是三代机四代机时代对空勤人员提出的高要求。

不过李战首先面临着的是张海洋的父亲那一关。

张海洋本人是非常愿意非常想当飞行员的,按照他的法,哪怕当不了飞行员,就算是当个普通战士他也愿意,但是一定要是海军的。

为啥?

他父亲是老海军。

按理来,军人家庭应该是更支持子弟参军入伍的,更何况张海洋的父亲张成军还是哈海军老兵。然而张海洋却告知李战,他的父亲极力反对他参军。

李战到干休所对张海洋进行家访。

刘洋科长在路上向李战介绍情况,“张老是从正师级岗位上提前退休的,退休前提了副军。他不是本地人,两年前他儿子考上了长电大,他想在长安安家,组织照顾,所以把他安排在长安的干休所了。”

“哦对了,张老负过伤。”刘洋指了指太阳穴,“脑袋里有弹片,据没有取出来,老人家性格很怪,可能跟负过伤有关系。”

李战不解问,“老人家?岁数应该不大吧?”

“六十多了,他快四十岁了才结婚生子,对这个儿子是相当的宠爱。”刘洋笑着。

这也算是晚年得子了,难怪宠爱。

李战,“刘科长你很了解张老的情况?”

“对的。”刘洋科长苦笑着,“干休所一堆老红军老抗日,张老算是比较年轻的,但是负过伤脾气不,逢年过节去慰问,我啊,在这帮老领导面前连孙子都不如,去一次怕一次,这帮老领导个个脾气都不。”

李战忍不住哈哈大笑,“可以理解,老革命么,打了一辈子仗,能走到今的就没几个是好脾气的。”

“张老是比较特殊的,他打过八四海战,干休所里都是抗战时期解放时期的老干部,他是唯一一位接触过现代化海战的老干部,听经常和其他老干部搞兵棋推演,然后就吵了起来。”刘洋。

李战眼前都有画面了,老孩老孩,人老了就是孩,那得多有意思,再了,那可是一帮血里火里过来的打下了偌大江山的老孩。他以前听人过干休所的工作,首先要好脾气,其次要懂得照顾孩,要把老干部当成孩那样哄。目的就一个——让老干部们开开心心每一,多活些时日,因为他们是党和国家的宝贝。

世界上最金贵的宝贝其实是他们。

每年春节上层拜年第一个参加的就是驻京老干部团拜,不敬老还行?

着话就到了干休所,七八十年代风格的大院,就在闹市区里。为什么部队好多驻地营区都是在闹市区,因为都是很多年之前建设的,当年还不是闹市区,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下来,城区面积不断拓展,郊外都变闹市区了。

正是上午九点多的时间,登记了证件进去之后,刘洋和前来接待的干休所管理员明了来意,那管理员就笑着指了指“前线指挥所”那边,,“张老在前指,逢一三五他们都要开作战会议。”

“前线指挥所?”裴磊忍不住诧异道。

管理员笑着,“就是个牌子,其实是活动中心,老领导们要求改成前线指挥所,挂个牌子跟部队要点淘汰的设备器材就给布置上了,老领导高兴。”

裴磊忍不住笑了出来,“真会玩。”

刘洋见怪不怪地,“老领导们大多都参加过战争,打了一辈子仗了就这点兴趣。”

“这个好,去看看。”李战来了兴致。

刘洋让管理员忙自己的去,刘洋经常过来慰问,管理员也就没矫情,抱歉地,“陈老又和林阿姨吵架了,我得过去看看,你们随便逛逛,有什么指示直接给我打电话。”

“这就是保姆啊。”裴磊看着管理员撒开腿就跑了,自言自语地。

刘洋,“比保姆难多了,干休所的工作其实不好干的。当然了,一些人认为在干休所工作资源好上升快,毕竟给那么多老领导服务。其实大部分老领导的原则性是非常强的,自己的儿女都是严格要求,就别其他人了。”

“没错,老革命们原则性非常强。”李战深有同感,他爷爷就是这一类人,打死都不愿意利用手里的权力给子女后代开方便之门。

挺好一个老干部活动中心给改成了前线指挥所,大门那里正儿八经的挂了牌子,还有持枪的岗哨!站岗的两位战士虽然穿的07式沙漠迷彩服,但是配的是经典的56式半自动步枪,老式的子弹袋,是经典的枪托着地的持枪姿势,看上去有那么一些不伦不类的,但是那眼神还算是有些杀气,估计和老领导们接触多了耳熏目染之下懂得了什么叫战士。

进了大门后画风就有些变化了,目之所及是十几张桥牌桌,七零八落的坐了二十来位老太太,老头是一个没有,看到李战他们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这些老太太和平常早上在菜市场以及去菜市场路上碰到的老太太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如果你听她们讲话就发现区别了,话水平高,有理有据,经常引经据典,每一句话你都能从***思想里找到依据来。

你如果以为就只是知识水平高一些那就又错了,这些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也有不少学文化的,知识都是在部队里学到的。最关键的是,你看着她们跟普普通通的地方老大妈一样,再看她们的待遇级别能吓死你。

最低的都是副师级待遇,高的有个副兵团级,而且几乎都是老领导的家属,当年干革命的时候结婚,一路走到现在两人一辈子都奉献给部队了。

你就坐姿端正那位白发苍苍的带个近视眼镜的七十岁的老太太,叫戴安邦,看着更像是个退休老教师。她二十年前丈夫就牺牲了,她一直在部队工作,参加过两次反击战,后来到了建设兵团,搞了一辈子的军事医学,退休之前就是副军了,退休后享受正军级待遇,当年叫副兵团级。

到了干休所之后,家属们就有了主心骨了。上次张老对的老伴周阿姨发脾气了,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