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帝国掌门人 > 帝国掌门人最新目录

第404章 not found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事就成。”

“再谢过先生,先生这几日在香江用度都跟我说便是,不用客气。”

“那就有劳六爷了。”

…………

京城战龙。

科技楼的会议室,今天来了一批米国客人。

媒体的记者的长枪短炮都聚焦在这批美国客人身上。一旁的张阳和王江到像成了陪衬。

张洋现在改名张阳,比起洋气,他更喜欢太阳。

连许久没有在公司露面的刘志也到了。

“阿克谢先生,这边请。”刘志的联创科技现在已经是国内电脑业务首屈一指的大公司了。他引导着这帮米国人来到战龙的会议室。已经快两年了,他一直没怎么回来过,但每次回来,都能想起当初四个人在这里并肩作战的日子。

媒体记者们敏锐察觉到,当初创立战龙的四个人,现在只有苏布冬不在这。

“苏总去哪了?”现在是媒体开放时间,所以记者们有十五分钟的采访时间。

“他去了香江发展公司业务,全权委托我们来接待阿克谢总裁。”

“听说他触犯了米国法律,是真的吗?”

“并不是这样,他只是被人陷害,现在已经还他清白了,否则他又怎么会去香江?要知道米国还是尊重法律的。”张阳说道。

“今天ibm选择和战龙、联创合作,是不是意味着国内拥有了可以和微软、苹果平起平坐的科技实力?”

“不是这样的,作为科技公司,我们只是小学生,还是要向那些前辈们多学习。ibm之所以和我们合作,是因为我们两家公司的战略方向一致。”

“请问阿克谢总裁,对于红星系统,你觉得适应西方人的使用习惯吗?”

“当然。”阿克谢在经过翻译后,说道:“红星系统可以说是我见过的非常成熟的视窗操作系统。”

“但是在你们合作之前,战龙只是一家盛产游戏的公司,你觉得你的决定是冒了一定风险的吗?”

“哈哈,朋友,做任何决定都会有风险,就连在街边捡到一毛钱都有被人抢走的风险,不是吗?”

今天是ibm总裁访华的日子。约翰·阿克谢,现任ibm首席执行官,毕业于耶鲁,在60年时加入了ibm,在ibm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今天这个日子有些特殊,因为十天后,战龙的rs操作系统将全球发售。

而ibm经过前期的接触和磋商,决定由ibm提供技术和芯片支持,战龙提供操作系统,联创组装整机贴牌的策略,向全球市场推出出售整机业务。

芯片和技术是骨架,操作系统是灵魂,整机贴牌则是皮肉。

ibm旗下有自己的电脑公司,所以一开始只是想使用一个趁手的操作系统来给自家电脑公司使用。

但是苏布冬入狱前已经明确跟张阳他们说了,要把刘志拉进来。

至于原因,苏布冬也跟他们三个交底了:“毕竟是外国人的公司,我们要有自己的民族品牌,不能什么东西都让外国人拿捏着我们。我们要学他们的技术,学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将来才不怕别人卡脖子。”

苏布冬所虑深远,但绝不是现在他们三个人能理解得了的。

现在的芯片工厂已经在国内开始选址动工,工厂由战龙出大头,占股51%,其余两家占剩余的49%,必要的时候苏布冬发狠:“要是他断供技术,咱们就把他赶出局!”

现在米国人之所以这么慷慨的出售自己的技术,就是因为在国际市场上,东瀛公司压的他们喘不过气。

1962年,东瀛的nec公司从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那以技术授权的方式学会了集成电路的批量制造工艺后,在东瀛政府主导下,nec又将技术开放给了三菱、京都电气等公司,由此东瀛芯片产业正式起航。

在1983年,三星电子在棒子本土投产了全国第一座半导体工厂。这是为了平衡东瀛,米国大力扶持棒子国,短短3年时间就援助了棒子国超过20亿美金,并且在技术授权方面非常慷慨。

到了1987年,东瀛芯片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49%,超过了美国的32%。全球十大半导体企业,东瀛占了6席。

之所以选用米国技术而不是东瀛技术,就全仰仗苏布冬这个开挂的视角了。

绝不要觉得是米国人发善心,是因为他们在市场上被东瀛人逼的节节败退,想办法找酗伴来一起围殴东瀛。

东瀛不是什么好东西,米国难道就是了?

资本主义的世界,从来只有冷血和残酷。

他知道米国干爸爸是导致东瀛芯片业后来衰弱的主要原因,米国芯片技术更是让南棒子、宝岛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苏布冬在这时候选择ibm合作,卡点可以说十分的准。

这里面米国人出让的技术可以说是白菜价,跟白捡差不多。要是到后来,这个价格翻十翻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所以趁着两国乱战,苏布冬来一个从中取利,却深藏功与名。

所以今天苏布冬虽然人不在场,却处处留着他影子。

记者招待会后,阿克谢有些可惜的说道:“早听说苏布冬是一个奇才,今日却未能得见,实在遗憾。”

“苏布冬也早就想拜会您了,不过你也知道米国那事……对他打击挺大的,所以他就到香江去散心去了。”

“我也去过香江,没觉得香江有什么特别的。”阿克谢不解。

“那里有他的爱情。”

“哦,我明白了,苏布冬原来也是性情中人啊。”阿克谢虽然年近五十,但人不风流枉少年,谁还没年轻过似的。为了心爱的女人远走他乡,想想就觉得浪漫。

“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他说最快也要十月底了,这谁知道呢,他一向神出鬼没的。”从干公司到现在,这小子就天天往外跑,不是去东瀛就是去米国和红色罗刹,没见他消停过。张阳说道。

“那好吧,看来我只能回米国等他神奇的出现在我眼前了。”阿克谢笑道。

在协议书上,三方正式签下了各自的名字。然后请来的官媒记者拍下了这一个足以改变华夏科技史的事件。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