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张屠户清穿记 > 张屠户清穿记最新目录

第113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大伙猛的听到这句,如同打了强心剂一样,几双振奋的眼睛看向曲爷。

奶奶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条,递到桌上。

“杏儿丢不了,往这找一准能找回来。”

张嘉手快,拿起纸条看了一眼,转手递给老王爷。

老王爷接过来,念道:“一去二三里。”

这是什么消息,抬起头问奶奶:“这一去是往哪去?去了几里?”

大伙面面相觑。

奶奶听大伙不说话,心里着急。

催着说:“你们猜呀,这是提示,瞎汉说了,不能直接告诉人在哪,天机不可泄露,给句提示让回来猜。”

大伙各怀心思,有信的有不信的,互相瞅瞅,再看看奶奶一脸真诚的期待。

猜吧,边猜边等消息。

曲爷说:“回来的路上,我琢磨着,这二三里的方位应该是西边跟东边,后来觉得一定是东边。”

众人不解,张嘉问:“曲爷,您这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曲爷用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桌面上写了一字。

“咱们先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你们瞧我写这个一字是不是起笔在西,横的向东,这是一去的方向,二三里是大概的路程,我们应该派人往东边找。”

老王爷点点头,“这么说有点儿道理。”

姥爷点头说:“我说介二三里是二里半,也不是二里,也不是三里,在当间。”

还有这样的答案,张嘉脑洞大开,举手抢答:“我说是五里,二加三等于五。”

曲爷接了一句,“干脆找十里半地,二加三等于五,再加二等于七,再加三等于十,再加上杨叔说的半里,正好十里半。”

老王爷让曲爷算的眼冒金星,不由得语气加重,问道:“到底几里地。”

张嘉替曲爷的答案上了炷香,您老人家这都算出三环了吧。

曲爷被老乞丐吓一个激灵。“要不我再去找瞎汉算算?”

栓子婶在一旁加了一句。

“别去这家了,再换一家,瞧瞧他们说的是不是一样。”

老王爷赞赏的瞅瞅栓子婶。

“有道理,丫头瞧病的时候怎么说的,跟师父两个人瞧,这叫确诊,咱们再找个不瞎的算,确诊。”

大伙都同意,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哪有算命的。

奶奶急的敲桌子。

“没有大仙半仙也成啊,这二小子跟举爷咋还没回来,回来带我去小青山找老道给算算。”

一句话惊醒梦中人,老王爷一拍大腿。

“有了,有半仙,杂货铺外面那有个不着四六的。”

奶奶听说有就好,这时候别挑人了。

“有就好,咱们现在算的是二三里,不算四六里,他不着四六也没关系,快去吧。”

张嘉被他们这一搅合也忘掉难过了,站起身来说:“我去。”

老王爷拦住,“你老实在家等着,现在你哪也不能去,爷亲自去算。”

曲爷跟着往外走,“我陪您去。”

曲爷现在还不知道老乞丐是王爷呢。

两人一前一后的出门。

一炷香的时间,老王爷带着郎中一起回来的。

医馆听说杏儿丢了,郎中把徒弟都派出去找,留师娘在家等,万一杏儿回医馆,家里有人。

一家人等的心急如焚,瞧见老王爷也不管礼数,直接围上来问:“半仙怎么说?”

老王爷一脸的不高兴,从袖口拿出一张纸条扔到桌上。

“你们自己瞧吧。”

张嘉打开纸条一看,还是一句诗。

姥爷搥她快点儿念。

“牧童遥指杏花村。”

姥爷没读过书,最烦这些有话不直说的。

“怎么还是一句诗,介半仙跟瞎汉是同门师兄弟?不过这句诗有地址,杏花村,介京城有杏花村没有?”

郎中一脸的沉重,说:“这句诗可没有上次那句好。”

众人目光一齐转向郎中,郎中手撵胡须思辰该说不该说。

张嘉知道郎中的习惯,这是有不好说的话。

“爹,这都是自家人,有什么您说,大伙想办法就是。”

郎中瞧了她一眼,指指桌上的纸条。

“上次那句诗是生路,这句是死路。”

大伙听的脸色都变了。

“爹,您别吓唬我们,您这是打哪瞧出来的。”

郎中问她,“这首诗第一句是什么?”

张嘉翻着眼睛想了想,“第一句,第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郎中追问:“清明节是什么节。”

张嘉实在听不得这个,跺着脚抱怨道:“哎呦,爹,不带您这样的,咱就说杏花村这一句,不能加前面那些。”

郎中也是觉得自己联想的有点悲观,面带赤色。

曲爷站起来对大伙说:“我觉得这句诗给的好。”

老王爷听完郎中说的心里搅乱,翻腾着闹心。

这会子听曲爷说好,赶忙应声,“你快说说。”

曲爷笑笑对大伙说:“这句开头是牧童,牧童在哪有,在乡下,这说明人已经不在城内,杏花村不一定是村子的名,咱们要找的人是杏儿,杏儿杏花这里指的有可能是人,是说杏儿在乡下,人活着呢。”

奶奶双手合十口中默念,“福生无量天尊保佑。”

大伙一起点头,这个解释的好。

姥爷趁热问曲爷:“你再看看介诗里可说了是几里地。”

曲爷摸着下巴思索,“几里地,这我还得想想。”

举子从外面回来,瞧着一屋子人愣了,挨个问好。

“大伙都在。”

老王爷冲他招手,“你也过来瞧瞧,你猜猜这句诗里说的是几里地,爷我猜是九里地。”

曲爷跟着说:“我猜是一里地。”

举子拿起纸条看了看,没几个认识的字,转向张嘉。

张嘉明白,举爷的汉语还停留在口语阶段,低声给他读了一遍。

举子跟着读了一遍,抬头问老王爷:“乞丐爷,您这九里从哪来。”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