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宋的变迁 > 大宋的变迁最新目录

第六章 渡口遇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哥,是不是圆的某并不知道,但这地可不是方的。”

丁睿奇道:“可夫子是如此的,难道有错?”

汉子笑了笑,并不回答,而是问道:“哥看来已曾上学,可学了什么?”

“夫子教了《千字文》,还未曾学完,家里父亲和二兄教了唐诗,大兄教了算术。”

“哦,会算术,你会九九口诀么。”

“不会,我只会加减。”

“那好,某便考考你,二十二加二十七等于多少。“汉子出了个不用进位的简单算术。

“甚是容易,子心算都能算出来,不过我还会用算筹,待我找来柳枝。”丁睿洋洋得意站了起来。

他个子矮,央求艄公们帮忙折了十几根柳枝,一纵一横的摆在地上,这便是算筹的计数方式,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数字的。

其中一到五均分别以纵向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六到九则以下面的算筹再加上面相应横着的算筹来表示,横筹代表五。

丁睿摆弄着地下的柳枝,上面纵向排列着四根柳枝,两根为一组,之间间隔较大,代表二十二,下面一组为两支,另外一组三支,纵向两支,两支上面横着一支,横着的那支代表五,便是二十七。

丁睿将上下的柳枝组合起来,变成了左面一组为四支纵向排列,为四,右面一组四支纵向排列,上面横着一支,为五。

丁睿忽闪忽闪着大眼睛对汉子道:“看到没,这便是算筹之术,二十二加二十七是四十九。”

那汉子看着丁睿问道:“如果是二十二加二十八呢。”

丁睿笑嘻嘻道:“那便是五十,顺着数不就是了。”

汉子笑了,丁睿聪明伶俐,很是逗人喜爱,不过今见过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他还得四处寻找安身之地。

想想和这孩子也是缘分,干脆教教他,于是道:“某这里有简便计算之法想教于你,你可愿学。”

丁睿蒙学颇为刻苦,听见有简便计算之法便大感兴趣,这算筹带在身上计算太过繁杂,每次见大兄带着一把算筹出门便觉得累,要有简便计算之法岂不是更好。

当下眨巴着眼睛拼命点头,汉子看着他鸡啄米似的可爱模样不由开怀大笑:“好,如此某便传授于你。”

他拿起柳枝,在地下写上“0、1、2、3...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吩咐丁睿在去折些柳枝来,用算筹计数的方式放在除了“0”之外的数字下面。

正要教丁睿先认识阿拉伯数字,忽然见丁睿站起身来,双手抱拳打躬作揖道:“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哦,某姓吴,单名一个‘梦’字,做梦的‘梦’,字昕(念xin)颂。”汉子姓名倒是真的,这字是来大宋之后胡编的,谐音是“新宋”。

汉子吴梦看到顽童都行礼作揖,心想古代的宋人可比后世人有礼貌多了,可惜这礼貌都让日本学去了,后世人丢的一干二净,甚是可惜。

“子姓丁,名“睿”,睿智的“睿”,请吴师父赐教。”丁睿恭恭敬敬的拱手作揖。

“不必客气,来,某先教你识大食数字。”

古代人称呼阿拉伯为大食,其实这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传至阿拉伯,后经丝绸之路带到中原,故始称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很好记,丁睿自赋极佳,记性甚好,不多时便会书写,吴梦教起来便顺利许多。

待吴梦教完竖式加法的进位,日已偏西,丁睿看看色,拍拍手道:“吴师父,我得回家了,出来已半晌,家中父母牵挂。”

吴梦笑笑:“你明日再来,某还在此处教你。”

丁睿点点头,大人般的拱手致谢,朝着家中走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