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宋的变迁 > 大宋的变迁最新目录

第三十一章 鱼档开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待两个老工匠走后,丁睿眨巴着眼睛问道:“师父,那就是卖活鱼的机关么,为何要鼓风。”

吴梦伸手捏住了他的鼻子,待他脸涨的通红了才放开,笑道:“师傅教过你《自然》,若是师傅一直捏住你的鼻子,无法呼吸空气会如何?”

丁睿呼哧呼哧喘着气道:“那是会去见阎王爷的。”

“嗯,所以鱼没有空气也会死,不要以为鱼就不用呼吸,它是用腮来吸取水中的空气。”吴梦解释道。

“师父,那砌个大水池,把鱼放在里面不就不会死了。”丁睿不解的问道。

“呵呵,不错,知道找问题了,这水里的空气有限,放的鱼多了,空气不够就会死,可坊市只有那么大,能砌多大的水池?

所以用鼓风机将空气打入水中,部分空气会溶于水,鱼有了空气自然不会死了。”吴梦耐心的解释道。

“师父,苏州城里那么多河,为何不把鱼放在河里,就在河边买鱼。”丁睿问道。

吴梦笑了,丁睿还真是聪明,他摸了摸丁睿的脸蛋道:“睿哥儿的不错,有些河里确实可以放些鱼,但是有两处不妥,其一是河里要行船,苏州城里的河流都不宽,放上渔网不方便取鱼,打上固定的网又影响行船。

其二叫做一站式购物,就是百姓们可以在市场里将所需的鱼肉菜蔬、什物一次买齐,省得多跑几个市场。有些不行船的河还是大有用处,师父是打算作为活鱼的暂存之处,反正是与官府一起经营,何愁没有地方?”

丁睿点零头道:“师傅,我懂了,这《自然》和《格物》真是有大用。”

吴梦道:“知道就好,现在赶紧开始做题目,为师要去授课了。”

过了五六日,林贵平来到了吴梦住处,他一进来也不忌讳,端起吴梦的水杯一饮而尽。

喝罢抹了抹嘴,然后道:“吴先生,苏州城靠河边的坊市摊位都给你买了,真是费劲了口舌,东家都想租而不想卖,张财神软硬兼施,还送了不少礼品才买到,价格甚贵,每个摊位要价一百五十几贯钱。”

吴梦轻飘飘的甩了一句话过来:“便宜,日后你就知道这摊位的价值了。”

林贵平闻言眼珠子都快鼓出来了:“昕颂兄,某知道你还有几万贯在姐夫那处,但这铺子还便宜么,一百五十贯可买一栋宅院了。”

吴梦懒得跟他解释,道:“君烈老弟,来年你就知道这钱花的值得,地契处有舆图吧,拿来给某瞧瞧。”

林贵平递上舆图,吴梦看了看,实话真贵,按后世的单位来算,铺面就是三十多平方米左右,不过楼上还有一层,这价格与后世苏州的商铺价格有得一拼了。

吴梦画了几个阶梯状的水池,用宋制标好尺寸,递还给林贵平道:“还是辛苦你,在铺子里砌好水池。”

林贵平笑道:“此事却是容易,不过某要提醒你,苏州市集可是有各种泼皮无赖,先生可要多加心,有事尽管告诉在下,某来调教调教这些泼皮。”

吴梦一时没有放在心上,只是道:“谢过林掌柜了,君烈记得提醒下丁员外,以他的名义拟一份契约,到时好与那县衙签订。”

林贵平道:“在下省得,那某先去了,有事让李五来招呼一声。”

待林贵平离去,吴梦忽然想起自己误了大事,这鱼档谁来主导,总不成自己上阵吧?

丁家现在又是煤球工坊、又是两个石炭场,根本没有人手,看来还只能让村里的人来弄了。

他抠着头皮思考了一阵,觉得找个会打鱼的艄公比较靠谱。

吴梦问丁睿道:“睿哥儿,那渡口艄公有哪个会打鱼的?”

丁睿用手蹭了蹭额头,想了一会道:“师父,刘大牛会打鱼,我家买河里的新鲜鱼都是找他,市集里的鱼有些也是他卖给那鱼档的。”

那渡口好几个艄公,他对不上号来,便道:“为师分不清是哪一位,李五,你且去唤他过来,卖鱼还须找个懂鱼的人去。”

过了一炷香功夫,李五带着个身穿麻衣,后面背着个斗笠,浓眉大眼,两眼之间长着一颗大痣的人进来。

吴梦一瞧,这不就是当初在渡口时嘲笑自己不会作诗的那位。

刘大牛脸上带着尴尬,以前他嘲笑过吴梦,但如今吴梦可是吴山村的风云人物,他平日里都是躲着吴梦走。

吴梦笑道:“大牛,当日里还要感谢你的一饭之恩,否则某早就饿死了。”

刘大牛两忙拱手作揖,诚惶诚恐的道:“人有眼不识泰山,当初出言不逊,万望先生恕罪。”

吴梦对往事早就不放在心上了,何况这点区区事,他问道:“眼下有个卖鱼的好差事,你愿不愿去?”

刘大牛撑个渡船一月不过六七百钱,过年过节乡邻们给点打赏,饿不死撑不饱,就这还多亏了林贵平。

苏州的渡口以前经常有泼皮渡霸收好处费,几个艄公每还得孝敬他们。

待林贵平来到吴山村后,渡口的几个泼皮渡霸给他三拳两脚打跑,再也不敢来捣乱,他们的日子才好过些。

如今吴山村跟着丁家混的就没有日子不好过的,刘大牛有什么不愿意的。

他满脸喜色,连连点头道:“的愿意,的愿意,请先生吩咐。”

吴梦把卖鱼的事情大概给他了一遍,刘大牛是个打鱼的积年老手,听完后恍然大悟道:“先生,的搞明白了,其实苏州城里也有卖活鱼的。”

吴梦吃了一惊,难道古代人知道往水里鼓入空气,那自己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忙问道:“某在市场处所见皆为死鱼,没见活鱼发卖。”

刘大牛笑道:“先生有所不知,苏州城里有些走街串巷的商贩,将那柳条放入水桶内,时时更换,这鱼便死不了,先生不,人还真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吴梦心道古人还真聪明,知道用柳条带进空气来养活鱼,他笑笑道:“大牛,鱼获你可知道在何处买来。”

刘大牛道:“启禀先生,苏州有好几处可买,最大的当是太湖的几个码头,都是些大鱼,城外码头渡口也有鱼卖,但鱼都不大。”

吴梦道:“大牛,你须找个艄公来顶替位置,过几日便随某进苏州城,就干卖活鱼之营生。

长洲县衙有个叫韦六郎的与你一起,一月工钱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