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宋的变迁 > 大宋的变迁最新目录

第三十八章 尉司改制(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使司查到,那可不是事。”

孙冕沉吟了许久,道:“走账一事不可,倒是州衙与两家商铺做些官需采购,获利部分也转为钱粮,当可补上部分空缺,只是其余部分......”

林贵平抱拳道:“知州,还会有其他的钱财来源,雪盐一事,当可允丁家和盛隆商铺低价进货,这本是丁家所献之法,道理上讲的过去。”

此话一出,堂上诸人都松了一口气,盐利众所皆知,有了雪盐之利,一年何止万贯,孙冕笑道:“诸位想出这裱糊之法,先应付帘前吧,日后如何,还得朝廷来解决。”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所有厢军领到粮券后,去城郊丁盛两家的粮仓或领米或领钱,自是皆大欢喜,那几个巡检使却倒了大霉,全部一撸到底,押往京城受罚。

…………

巡检闹事的消息传到吴山村,吴梦从林贵平嘴里听完事情的经过后,一阵苦笑,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孙冕的很对,这确实是裱糊之法,关键还是要朝廷来想办法,可朝廷一样有苦衷,这些年来灾祸不断,一把火将太祖、太宗两代帝王的积蓄烧了个精光,又是蝗灾又是水灾,三司的国库入不敷出。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不在此,关键是林贵平和张财神不知哪根筋不对,用米粮把这事揽了下来,当然吴梦也知道有自己的原因。

可是他们不知道禧三年苏州水患,禧四年苏州又会大旱,米价涨到五六百文一石,那时候两家商铺只怕要亏了血本才发得出米。

看来苏州的水力也得修修,厢军总不能拿了钱粮不多干点活吧,很多事情自己开了头,还得继续下去,只有消除了苏州的水患,才有可能尽量消除灾害对粮价的影响。

他拍了一下丁睿的脑袋:“睿哥儿,明日正午后叫上你和尚师父,咱们一起去刘大郎家。”

丁睿道:“师父,去他家作甚,大郎不是在学堂念书么?”

吴梦笑道:“去了你便知,下学时你告知大郎一声,让他爹明日正午多做几个饶饭,平日吃什么就做什么,不必去市集买菜。”

丁睿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翌日午间下学,李五推着吴梦的轮椅,丁睿和智能和尚随后,一行四人往刘大郎家走去。

还未走过煤球作坊,迎面碰上林贵平,他诧异道:“两位大教授,下午不用授课么?”

吴梦心念电转,这碰上了正好,正好看看林贵平的心思如何,便道:“林掌柜,今日怎的有空来此。”

“来看看你不行么。”林贵平没好气道,这苏州到了冬便阴雨连绵,搞得心情也不好。

“林掌柜若是无事,不妨随某等走上一遭,一起吃顿饭。”

“行,林某正好无事,随两位走一走吧,去何处啊。”林贵平问道。

智能和尚笑道:“吴先生与我等去刘大郎家,弄的神神鬼鬼,贫僧也不知何事。”

“莫问,莫问,机不可泄露,去了你们便知。”吴梦一副跳大神的架势。

众人边聊边行,很快就走到了刘大郎家的路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