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宋的变迁 > 大宋的变迁最新目录

第五十二章 丁睿炒菜(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好,二兄你等着瞧。”丁睿傲娇的扬起了头。

这两年来,丁睿一直是忙于学业和实践操作,连母亲林氏都发现儿子变乖了许多,以前没蒙学时四处撒野根本不沾家,村学放学也是与二郎打打闹闹到黑方归,最近两年来不是在学堂上学,就是在吴梦处学习。

旬休时他也是足不出户,任伙伴如何招呼都不出门,把自己关在房里抄抄写写,林氏心想:“莫不成祖宗显灵,丁家真是出两个进士郎。”

日上三竿后,丁睿摸出几十个铜钱带着山便出了门。

母亲林氏诧异的看了上的太阳,今儿个太阳没有从西边出来,睿哥儿居然破荒的出门了。

今村里有集市,四面八方赶来的商贩摆满了集市的街道,到处是招揽买卖的吆喝声。

“诸位客官来瞧一瞧,波斯、大食来的香料,煮菜时放上一点,包客官打个饱嗝都是香气。”

这些香料贩子其实也是来碰碰运气,能用得起香料的也不多,村里只有大户才吃得起。

“肥--羊肉嘞!大叔、大娘,某这里都是新鲜的羊肉、今晨刚杀,乘新鲜快来买啦。”满脸横肉的外村屠夫大声招呼。

大宋朝荤食以羊肉为主,猪肉很少,主要是不会做,而长江以南的荤食其实以鱼虾为主,肉食很少。

“诸位乡亲父老,这里有东京城里时新的布匹,穿不烂的布匹,“

这贩布的纯属吹牛,布能有穿不烂的?可他那摊子上的生意好的一塌糊涂,不少娘子围在摊子前挑挑拣拣。

大宋百姓的衣服都是购买布匹自行缝制,妇人们鲜有不会女红的。

至于布匹的材质绝大部分是麻,此时棉布尚未流行,大规模使用棉纱是在明朝初中期,由朱元璋大力提倡的。

大宋海贸的主力产品--轻薄的丝绸那是有钱人穿的,普通老百姓还穿不起。

丁睿带着山跑了几个摊位,山长着一双凶恶的狗眼,又张嘴露出长长的獠牙,路人见了纷纷躲避,丁睿倒是省了拥挤的烦恼。

他买了几块生姜、几颗八角,八角可是昂贵的香料,来自于海外,丁睿好歹才用十文钱换了几颗,又到刘老汉那里买了一挂肥猪肉。

肥猪肉甚贵,大宋的百姓大多缺油水,这还是刘老汉和丁睿熟悉,他嘴巴又甜,才多割了些给他。

古代的商人还没有后世商人那般市侩,喜欢宰客,尤其喜欢宰年少无知的儿或者脑筋转不快的老年人。

山不时仰望肥肥的猪肉,狗嘴里的涎水直流,丁睿抓着它的耳朵摇了两下道:“山,今日晚间有鸡骨头、鸭骨头给你吃,别一副馋嘴相。”

山仿佛听懂了他的话,“汪汪”叫了两声,撒开四蹄摇头晃脑的跟在丁睿身后回了丁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