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宋的变迁 > 大宋的变迁最新目录

第六十章 繁琐的婚事(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嗨,不怕坎坷娶媳妇...喽...娶媳妇

多谢了...多谢舅母和双亲...嘞,舅今没带多银钱...喽哎,只有欢歌敬亲人...敬亲人。”

吴梦用这博取同情心的方法终于获得了奇效,门内的陈父听不下去了,强行把自己的女儿拉去后院。

岳母娘亲自上前“吱忸”一声打开了大门,笑脸迎向迎亲的队伍。

众人一哄而入,一边散着铜钱一边前去抢亲,丁睿笑着跑过来道:“还是师父有办法。”

吴梦道:“那是睿哥儿唱的好,若不是你舅舅那可恶的姨子作梗,新婚之日哪能唱如此忧赡歌,走吧,咱们进入瞧瞧。”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金银珠翠插满头、身穿大红嫁衣的陈本莲在几个婢女的簇拥下出了闺房。

一群婶婶、姑姑、嫂子和姐姐在闺房门口帮她整理裙裾,重复着强调父母的教导:“谨听尔父母之言。夙夜无衍。”

七姑八表牵着新娘走到门口,立住脚步,唱着歌谣向林贵平讨赏:“

“拦门礼物多为贵,岂比寻常市道交。

十万缠腰应满足,三千五索莫轻抛。”

王夫子急忙上前,附在林贵平耳边讲了几句,林贵平呵呵一笑,回道:“只须娶得新嫁娘,何惧金银万万两。”

话音刚落,他身边的几位壮汉兄弟往空中撒下几十个红包,这包可是林氏准备,每个包里有十个铜钱,可是不少了,妇人和童们一窝蜂的上前哄抢。

新娘上了马车后,傧相吆喝着众人排好队伍,新娘的亲朋好友们一起跟上,几声爆竹一响,鼓吹班子们继续吹吹打打领着众人往回走去。

吴梦凝神静听曲子,发觉又有些像戏剧《备马令》的曲调了,这些曲子历经上千年和多少代饶口口相传,数次改良后方成为后世耳熟能详的曲调。

快到林贵平的院子前,傧相使个眼色,鼓吹班子和端茶倒酒的执事拦住了马车,唱诗曰:

“满飞舞为何来,无人栽种花自开。

接纳喜悦情义重,钱财多少乐开怀。”

张财神带着行郎和林贵平的兄弟们边发红包,边将谷子、豆子、糖果、铜钱撒到门外,早就等在一旁的孩童们一哄而上争抢起来。

傧相和执事们纷纷拱手道贺:“千年良缘、百年好合。”让开了中间的道路,马车一路前行来到院子门前。

傧相高声念道:

“新郎来到花轿旁,手接大红花灯笼,

千里有缘相匹配,早得贵子中状元。”

执事随手放了几个爆竹,“噼啪”几声响过后,吹鼓手嘀嘀嗒嗒奏起曲子,心急火燎的媒婆顾不得脸上的妆容,连忙搀扶陈本莲下了马车。

盖着红盖头的陈本莲晕晕乎乎倚在媒婆身边,沿着丁大胜铺好的青色的地毯袅袅婷婷的走进了新房,她一屁股坐在床上,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担心有人对自己评头论足。

林氏走进房来,和蔼的对陈本莲道:“弟妹无须焦虑,我与君烈二人高堂早逝,不会有甚繁琐礼节,你先稍候,一会媒婆会带你出去。”

陈本莲心下稍安,忙道:“谢过姐姐。”

林氏笑道:“都是一家人,谢什么。”罢转身出去了。

一炷香后,新娘的宾客搀着陈本莲出来,将同心结的一头递给她握着,林贵平和她一起拉着同心结,来到厅堂拜霖、父母的牌位,然后又拜长姐和姐夫。

林氏高心直抹眼泪水,唯一的弟弟终于娶亲成家,林家可以传宗接代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