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派反对。两派时时辩难,针锋相对,老夫都快压不住了,不知殿下该如何收场?”
原来刘宠初入太学的那些话,至于儒论还好,翻阅《荀子》一书都可以查到,而五经论就被有心的学子记录了下来。随着抄录越传越广,太学生就分成了两派,两派时时辩难,太学再无安宁,这让蔡邕忧心不已。
刘宠还以为那件事过了就过了,没想到影响这么大。
刘宠见蔡邕完了,递上抄写的线装《论语》,恭敬地道:“祭酒息怒,这是学生的功课,请祭酒检查。”
蔡邕接过来随手一番,发现是用目前洛阳盛行的新纸书写的。用纸书写和这种新纸蔡邕不是没有见过,只是没见过有人能把书写的纸张这样装订,蔡邕不禁想到,如果下的书籍都用纸张书写,用线装订起来,那将是多么便利,这对读书人来将是梦寐以求的事啊!
蔡邕不禁感叹,这陈王殿下不是给自己带来惊吓,就是带来惊喜,可惜此子虽生聪慧却走错路了。
刘宠继续道:“至于太学生辩难一事难道不是好事吗?理当然是越辩越明。”
蔡邕摇了摇头,心中感到惋惜,此子果真是走错路了。“殿下以为这是好事吗?太学生辩来辩去,下的士子们早晚都会加入进来,到时人心惑乱,无所遵从,恐怕这大汉就乱了。”
刘宠思索了一会儿,道:“此事不难,圣人所着经典,时间久远,文字多有错漏,有经义不明之处实属正常。祭酒何不向陛下上书,召集下大儒,重新校正经义,刻为石经,立于太学门前,以为下示范,使下士子皆有遵从。”
“对呀!”蔡邕一拍手,差点高忻跳了起来,道:“老夫怎就没想到呢,老夫每每研习圣人经典,也多感文字错漏,若此法可行,将利国利民啊。”
蔡邕拍了拍刘宠的肩膀,晃了晃手中拿着的线装《论语》,不温不火地道:“殿下能想到正定经义,还能弄出这种线装纸书,聪慧是聪慧,不过这字写得真不怎样。”
刘宠哪里知道蔡邕此时内心对他的欣赏,无论是正定经义,还是线装书,这可都是造福下读书饶大好事。此子年纪轻轻,将来必定不凡,为了不让刘宠翘尾巴,蔡邕才压着内心的喜悦,找了个由头打压一下。
“祭酒不仅是下大儒,还是书法大家,若祭酒不弃,刘宠愿拜祭酒为师学习书法之道。”刘宠郑重地道。
这倒是让蔡邕很意外,此子虽走错了路,但尚可教诲,如果收为弟子,严加教导,或许会有所改正,这或许对下都是件好事。于是内心便有了决定,“既然殿下有一颗向学之心,那老夫就收你为弟子。”
钟繇在一旁听了,显得比刘宠还高兴,立即跑到房中倒了一杯茶端出来递给刘宠。
刘宠跪到蔡邕面前,将茶举过头顶,道:“弟子刘宠,拜见师尊,请师尊喝茶。”蔡邕接过了茶,喝了一口,道:“既入我门下,日后当尊师重道,专心学业,不可荒废。”
“弟子遵命。”刘宠着,重重磕了三个头,就算礼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