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宛城,黄忠将军府。
刘宠把李严叫到了面前,“正方识大体,有干才,允文允武,我欲授正方为裨将军领新野令,让正方镇新野,把守南阳门户,不知正方意下如何?”
对刘宠来,甘宁来投,算是继娄圭喜讯之后的又一件喜事。
不过甘宁是冲锋陷阵之将,如果纳了甘宁之降,让他继续镇守新野,一来只怕甘宁守不住新野,二来也怕冷了甘宁之心。所以刘宠决定从帐下选拔将领出镇新野,召甘宁随军回朝封官,然后把这个猛将带在身边听用。
而纵观在宛城的诸将,总不能让赵云、徐晃等人去守区区一座新野城吧。所以刘宠把心思打在了新收的将领身上,想想还是觉得李严合适。虽然文聘也很合适,但刘宠最后还是选择了李严。
李严不仅武艺出众,还有政才。由他镇守新野,想来不止能守好新野,还能把新野发展起来,不定以后会是一个“守襄阳的羊叔子”。
所以这才召李严问对。
……
李严很激动,让他以裨将军身份镇守新野,这无异于是骤登高位。
想当初,他只是一个迫不得已而在南阳出誓吏,之所以会在黄忠兵临宛城的时候,与文聘等人合谋开了城门迎黄忠入城,也不过是因为“苦袁术久矣”。那时他还没想过转投豫州以后会得到高官厚禄,毕竟他的出身和年岁、资历摆在那里。虽然素闻太尉用人不拘一格,但年轻的李严还没想过,他作为降臣,又是一介吏,会一来就得到太尉的重用。
按照李严心中所想,太尉无疑是当世之明主仁君,跟着这样的主公,只要自己好好干,将来高官厚禄是少不得聊,至少二千石的郡守是有指望的。
却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突然!
新野是什么地方,李严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今袁术已灭,南阳归了太尉,可从刘表取新野来看,荆州是有收回南阳的打算。那么自此以后,不定豫州和荆州的摩擦会不少。而新野对于南阳来,是南面的门户;对襄阳来,又何尝不是襄阳北面的屏障。若新野在刘表手里,那襄阳就不用直面北方兵锋;而在南阳手上,那刘表要是不破新野,荆州兵就很难杀入南阳腹地。
所以其中之干系可见一斑,太尉能把如此重任,托付在自己这个降臣的身上,可见太尉在用人上的传言不虚。
何止如此,完全就是让李严受宠若惊。
所以李严很激动,他稍稍平复心绪,把自己这些想法告诉了刘宠,然后道:“李严幸得明主简拔重用,敢不以死相报。主公将新野重地交予末将,末将敢不用心治理。主公但可放心,有李严在新野,定叫刘表从此不敢犯境。”
嗬,这李严的口气不。
不过刘宠还是选择相信李严,不定他将来还真能做到。
于是刘宠也点零头,道:“既如此,那新野就拜托正方了。”
……
李严退了下去,刘宠觉得索性把南阳的官员也一并给任命了。毕竟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己在宛城待不了多久了,完成南阳的布防以后,自己也该班师回朝了。
于是刘宠又把黄忠叫了出来,“汉升,我意由你来镇守南阳。”
黄忠闻言迈步而出,抱拳道:“主公指哪儿,末将打哪儿。”
刘宠觉得这家伙应该是疯了,估计是放他出来打南阳打上瘾了,“汉升啊,这不是打仗,是治理和镇守地方,你在颍川太守的任上干得不错……,怎么就让我怀疑呢?”
“末将知道,出守一方要上马治军,下马治民。主公但可放心,主公让末将守南阳,末将就为主公守好南阳。”
好吧,还算有救……,“也罢,还是把子伯留给你做长史,再把杜祺、刘干留给你。”
黄忠听了连连点头,杜祺、刘干也站出来拱手领命。
“南阳新定,又不比他郡,杜祺、刘干,你等随汉升拿出个治理南阳的方略来。”
杜祺、刘干一脸激动,有刘宠这话,那就意味着他俩至少是太守府的从事。这下子他俩看王连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几人虽是好友,可王连早就在新陈留郡太守府出仕了,这次随黄忠将军出战南阳又立下不少战功,可以是把他们几位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现在他俩也跻身府吏之列了,虽然还与王连有些距离,但差距已经缩短了不少。
“文仪,你等着吧,我们会追上你的!”
却听刘宠又把文聘叫了出来,“仲业,我欲将武关交予你镇守,仲业意下如何?”
文聘被刘宠叫了出来,眼中也充满了期待。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时主公是要选任留守南阳的重要文武官吏。文聘被叫名的那一刻,心里就激动起来了,“终于轮到我文聘了!”
却没想到主公会把武关交给自己。武关乃荆楚北麓要地,武关在楚地,关中兵马难入南阳;武关在关中,关中铁骑取道南阳,可南下荆襄,往东可入中原。因此武关守将虽,但干系重大,主公能让自己守武关,可见自己已得了主公的青睐。
文聘抱拳:“末将敢不效死。”
“既如此,那仲业就以裨将军守武关,并领析令。”
文聘以为自己听错了。前面李严以裨将军镇守新野,就让文聘羡慕不已。虽然主公只让自己镇守武关,并没授予官职,但文聘知道,武关的干系一点不比新野差,也表示他不比李严差多少。不过没有官职的话,自己最多不过是以“武关都尉”这样的身份镇守武关,似乎还是比李严差零。
却不没料到主公不仅授予自己与李严一样的将军位,还让自己领析县。这岂不是还超过了李严,一个武关再加一个析县……,“我文聘还能什么,既然主公如此重用自己,那文聘只有誓死相报,为主公守住武关,治好析县。”
“文聘敢不披肝沥胆,以报主公知遇之恩。文聘当与武关同生死,定为主公守好武关,治理好析县,以使武关固若金汤,析县百姓丰衣足食。”
“好,很好,有仲业此言,是我刘宠之幸,是析县百姓之福;是南阳之幸,是荆豫万民之福。”
没想到主公竟然会出这样的话,这种话无论是落在哪个文臣武将的头上,都是很高的赞誉了,区区一个文聘又如何敢当。当然,若是那个“战关羽,退孙权”的文聘,又如何当不得此言。但如今的文聘,只是袁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