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绝代武神 > 重生之绝代武神最新目录

第457章 奇异的功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狂奔,同样也是想获得湖神的庇佑。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山相接。距今20~200万年前成湖初期,形成初期原是一个大淡水湖泊,与黄河水系相通,那时气候温和多雨,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是一个外流湖。至13万年前,由于新构造运动,周围山地强烈隆起,从上新世末,湖东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隆起,使原来注入黄河的倒淌河被堵塞,迫使它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出现了尕海、耳海,后又分离出海晏湖、沙岛湖等子湖。由于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遂演变成了闭塞湖。加上气候变干,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渐变成咸水湖。

北魏时青海湖的周长号称千里,唐代为400公里,清乾隆时减为350公里。在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约20公里处有古湖堤遗址;距湖东岸25公里处的察汉城(建于汉代),原在湖滨。东西两边已分别退缩25公里和20公里,水位下降约100米。目前青海湖呈椭圆形,周长300余公里。1908年俄国人柯兹洛夫推测当时湖面水位3205米,湖面积为4800平方公里;上世纪50年代的测绘资料显示,青海湖湖水面积为4568多平方公里;70年代出版的地形图量得湖水位3195米左右。湖面积为4473平方公里;1988年水位3193.59米,湖面积为4282平方公里,到了2000年,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分析,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现湖水容积739亿立方米,最长约104公里,最宽约62公里,最大水深31。4米,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含盐量1.25%。

青海湖水位每年平均以12.1厘米的速度下降,水位下降最快的2000年,1年内下降了21厘米,以这样的速度,青海湖年平均减少湖水4.36亿立方米,正在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一大数小”的湖泊群。造成青海湖不断缩减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暖、人类活动加剧以及降雨量减少等原因,特别是在青海湖周边盲目开荒,破坏了注水河流的水源,目前青海湖50%的注水河流已经干涸。据统计,由于水源补给河流大量减少,与20年前相比,入湖水量也因此减少了60%。

近几十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流域内生态系统退化加剧。据监测,近50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78米,水面面积减少了362.3平方公里,大致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杭州西湖。

有专家预测,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不断萎缩,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将在200年后完全消失。目前来看,由于气候暖干和全流域生态系统退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的总趋势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为了保护青海湖,青海省省长宋秀岩于2008年5月26日宣布,正式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近16亿元,在10年内最大程度恢复青海湖原生态。

这是青海省继“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后的第二个大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这个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湿地保护、退化草地治理、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退牧还草以及生态移民等工程。

根据规划,将实施天然草地退牧封育85.47万公顷;湿地保护27.66万公顷;重度沙化型退化草地治理9.15万公顷;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恢复9.11万公顷;毒杂草灭治33.86万公顷;草原鼠虫害防治130.24万公顷;沙漠化土地治理3.94万公顷;生态林建设3.44万公顷。

同时,对环青海湖流域的881户、4157人进行移民,减少各类畜牧量折合近一百万只羊,整治布哈河等6条入湖河流200公里,并拆除石乃亥电站水坝。

全部工程总投资中,湿地保护与环境治理、退化土地保护与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设投资占总投资的92.8%;另外的投资将用于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与移民安置和技术支撑与管理工程。

工程实施将以人为保护和自然恢复相结合,前5年以恢复和建设为主,后5年继续建设并巩固成果。总体目标致力于促进整个流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