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绝代武神 > 重生之绝代武神最新目录

第462章 祁连山魔鬼兵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公里,宽20到90公里。山峰海拔一般在4000到5000。米,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位于西部的哈尔科山,海拔5139米。整个山地以巴音郭勒河干流分为东西两段:东段位于青海湖南岸,东西长300公里,宽20到40公里,山脊脉络清楚,山峰海拔一般4000到4500米,最高峰为塔漫山,海拔4592米。西段由于水系切割较为破碎,又可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宗务隆山,北支哈尔科山。宗务隆山位于塔塔棱河、阿让郭勒河与巴戛柴达木湖盆地、德令哈盆地之间。长200公里,宽30到40公里,山峰海拔一般4000到4500米,最高峰位于德令哈西北,海拔5030米。哈尔科山位于阿让郭勒河与哈拉湖之间。山岭主体位于西北部,东部和南部由于水系切割,脉络不甚清楚。山峰海拔在5000米左右,最高峰位于西部,海拔5139米。

拉脊山,曾称旋石山或唐述山。位于湟水和黄河干流之间,西起干子河口,东到青海省界。长260公里,宽20-40公里,山峰多在海拔4。000-4500米之间,最高峰野牛山海拔4832米。由于水系切割已形成很多山口。青沙山口、拉脊山口、日月山口均是出入西宁的重要交通要道。拉脊山总体走向北西西—南东东,东段近东西向,是拉脊山的主体,西段近北西—南东向叫日月山。日月山又叫纳喇萨喇。古称赤岭。位于日月山口与干子河口之间。长90公里,宽10-20公里。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455米。日月山自古以来是青海省东西之间的交通要道,西宁至格尔木的公路、铁路由此通过。

荣达木盆地北缘诸山,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的赛什腾山、绿梁山、锡铁山、阿木尼克山、耗牛山总体上均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山岭极为低缓,山脊多不连续,主要由古生代及其更老的岩系构成。它们与祁连山脉的主体为一系列小盆地分隔,在自然地理上已属柴达木盆地范围,在地质构造上属祁连山地槽褶皱系,所以把这些山岭合称柴达木盆地北缘诸山,从大的山系上仍可划归祁连山脉。赛什腾山位于苏干湖盆地与马海盆地之间,西起冷湖镇以东15公里,东至敖劳河谷。长90公里,宽一般20到30公里,山峰海拔多在3500到4000米之间。山坡上部陡峭,下部和缓,山脊连续性差,两端均已形成孤立山峰。最高峰位于东部,海拔4576米。绿梁山,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依克柴达木之南,西起鱼卡河谷,东至塔塔棱河谷。长60公里,宽一般10公里。山峰海拔多在3500到4000米,山坡上部较陡,下部和缓,山脊不连续,多呈独立的块状山地。最高峰位于西段,海拔4111米。锡铁山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巴戛柴达木湖之南。是典型的块状山,长宽均在15公里左右。山坡陡峻,山峰海拔4037米。山岭主要由古老变质岩构成,有多种金属矿藏。阿木尼克山位于北霍布逊湖盆地之北,北与布依坦乌拉山之间有宽约20公里的平坦宽谷分开;西起全集河谷,东到托索湖盆地西缘。长100公里,宽一般10到20公里。山峰海拔一般为3000到3500米,山坡和缓,山顶浑圆,山脊不甚连续。最高峰位于山岭中部偏西,海拔4166米。耗牛山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角,德令哈—希里沟盆地西南。长70公里,一般宽5公里左右。山峰海拔多在3500到4000米之间,山脊不甚连续。西段较低叫南山,东段较高是耗牛山的主体,最高峰位于东段,海拔4472米。耗牛山主要由早古生代地层组成,煤的蕴藏较丰富。

祁连山为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的一个典型加里东地槽,褶皱迥返于陆相泥盆系磨拉石建造之前。北祁连山及河西走廊见中、下泥盆统不整合于下古生界(如武威杀木寺)及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如九条岭南马良沟等)之上;拉脊山见中、下泥盆统不整合于中、上奥陶统之上;南祁连山乌兰大坂见上泥盆统不整合于下志留统之上,代表祁连山主要于加里东晚期褶皱成山,基本由地槽变为地台发展阶段,故晚古生代一中、新生代均为地台盖层沉积。

祁连山的北界为塔里木一阿拉善地台,以大断裂分界。南界与东昆仑和西秦岭褶皱系间也为大断裂所切,两者沉积地层不同,如中吾农山一青海南山石炭、二叠系为冒地槽沉积,局部夹火山岩,而欧龙布鲁克隆起带寒武一奥陶纪时为地台型砂页岩碳酸盐建造,厚700到2000余米,假整合于上元古界全吉群之上。

地貌特征,祁连山脉西段由:走廊南山、黑河谷地,托莱山,托莱河谷地,托莱南山、疏勒河谷地,疏勒南山、哈拉湖盆地,党河南山、喀克吐郭勒谷地,赛什腾山、柴达木山、宗务隆山等一系列山脉与宽谷盆地组成。祁连山脉东段有:冷龙岭、大通河谷地,大通山、大坂山。在一系列平行山地中,南北两侧和东部相对起伏较大,山间盆地和宽谷海拔一般在3000到4000米之间,谷地较宽,两侧洪、冲积平原或台地发育。疏勒南山以东的北大河、黑河、疏勒河、大通河和布哈河等五河之源所在的宽谷盆地海拔高达4100到4200米。祁连山海拔4500到5000米以上的高山区现代冰川发育,现代冰川和古冰川作用的地貌类型都较丰富。祁连山区由于多年冰土的下界高程一般为3500到3700米之间,使大多数山地和一些大河的上游都发育着冰缘地貌。在冻土带以下的地貌作用中,东部以流水作用为主,西部风成作用较为明显。

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祁连山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

祁连山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它又处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由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特殊影响,使夏季来自东南季风的湿润气流得以北进西伸,波及本区;冬季受内蒙古干冷空气,西北寒冷气流的影响,致使本区冬季降温幅度大,气温年较差较大。

多种因素的叠加构成了祁连山林区主要的气候特征,即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表现为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温凉湿润,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本区由浅山地带向深山地带,气温递减,雨量递增,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