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绝代武神 > 重生之绝代武神最新目录

第468章 原来如此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风采。博格达已成为世界名山。

元代以后,博格达又渐渐被涂上道教的神话色彩,这大概与道教宗师邱处机西行有关。公元1219年,邱机应元泰祖成吉思汗诏命,率弟子18人西行,由山东登州出发,至燕京,出居庸关,北上至克鲁伦河,折向西,越阿勒泰山,再经准噶尔盆地至赛里木湖,又西行至中亚撒马尔罕,前后历时三年,行程一万多公里,邱处机同弟子一路讲道,修建道观,为道教在西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传说天池的铁瓦寺就是当年邱处机过阜康时率弟子所建,他那首赞美博格达的诗《宿轮台东南望阴山》就写在此时(这也是邱处机在此活动过的见证)。在道教的一些典籍中,博格达山一直被视为西王母的居所,所以博格达自然也就成了道教的神山。及至清代,这里便成了道教的圣地,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政府派驻乌鲁木齐大臣上博格达山祭拜,并颁布《博格达鄂拉祭文》,从此,每年官府都要组织民众举办大规模的祭拜活动。这就更增加了博格达的神秘色彩。

博格达山和它的母体天山一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山脉之一,它在三亿年前的造山运时于海水中初露头角,及至六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才脱颖而出。博格达山主峰在天池南侧,其上三峰并立,成“山”字形,中峰略高,海拨5445米,东峰海拨5287米。远望三峰,屹立在一片茫茫雪海之上,就像三个擎天捧日的巨人,英武神勇,让人感慨万千。所以这被世人称作雪海三峰的美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赞颂,写了大量的赞美诗篇。长春真人邱处机在那首《宿轮台东南望阴山》一诗中赞道:“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绕涧盘。”清代学者宋伯鲁赞曰“三峰绝倚傍,终古插苍冥”。《新疆图志》的编修人王树楠则更加形象地写出了三峰的高大雄伟,诗曰“南山伸臂云天处,西域昂头到日边”。从这里我们多少可以领略到三峰的奇妙之处。

博格达以奇为着,以险为绝,三峰昂天挺立,银装素裹,神峻异常。三峰之下更是千峰竞秀,万壑流芳,景色迷人。目力所及,遍是原始森林和山甸草原,葱笼青翠,风光如画。登博格达山,最让你赏心悦目的是,能在一日之内可见到四季之景。适逢七八月间,谷底正值盛夏,遍地山花怒放,香气盈野,但多少有点暑气燎人之感;待你登至半山,暑气顿消,便觉春意盎然,遍地绿草如茵,如锦似毯,一切生命都迸发着勃勃微生机;再往上登,就渐感凉意袭人,草地也不似先前翠绿,而开始变得枯黄,给人一种秋天的感觉;及至到了雪线,便觉寒气逼人,举目望去一片银白,雪光刺得你目不忍睁。这雪线附近,按说应是生命的禁区,可是在这里却生长着许多奇异的雪山花卉,如雪莲、野罂粟、翠雀、金莲、金娇、百里香、梅花草等十几种,它们的种子可在零度发芽,幼苗可经受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虽然它们每年仅有两个月的生长期。但它们依然用一生的热情催放出艳丽的花朵,来装点寂寞的雪域。这真可谓生命的奇迹。

博格达峰这里的气候,主要受西北高空气流的影响。由于地处亚洲大陆腹地,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山麓平地上干燥炎热;中、高山区湿润寒冷。四季也不甚分明,—月最为寒冷月平均气温为-l6°C--19°C: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l0°C-12°C,年降水量不超过200毫米,北坡多于南坡,大量降水集中于夏季的7月和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9月下句至次年5月底为积雪期积雪厚度可达65厘米,不宜进山。峰区大风甚少,年平均风速为7.7一7.9米/秒,在—天之内,一般午后风速和云量增大,天气变坏。总之,每年6、7、8月,是登山活动的最佳时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