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绝代武神 > 重生之绝代武神最新目录

第480章 暗夜魔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景色美丽,闻名全国。文都藏族乡是十世班藏大师的故乡,文都寺是大师幼年学经的母寺,也是大师生前回乡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文都大寺是循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经元朝帝师八思巴法王授记,由第二任帝师亦怜真创建于1272年,也是青海最早的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现有僧侣300多人,活佛10人,占地150亩,各殿堂佛像200多尊,唐卡570多幅,佛殿12座。寺院主尊为萨迦独有大黑天护法神王,该神王由萨迦昆氏家族延传至今。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梳西宁市相接。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总面积3321平方千米。以汉族为主,土族约占总人口的17%,还有藏族、回族等。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梳西宁市相接。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总面积3321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人(2004年)。以汉族为主,土族约占总人口的17%,还有藏族、回族等。

县人民政府驻威远镇,距行署驻地70千米。邮政编码:。代码:。电话区号:0972。拼音:HuzuTuzuZizhixian。

地处湟水谷地北侧和大通谷地西南侧山地、沟谷地,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南,大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东部。年均气温3。4℃,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气候概况【日照】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空气干洁,透明度好,云量少,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消弱较少,所以,太阳辐射光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521。7小时,年日照率为57%,强日照时间长,年辐射量134-147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长期(4-8)国辐射量为77千卡/平方厘米,占年辐射量的52。2%,这就弥补了高寒的缺点,冬不冷夏不热。

【气温】互助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也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热量资源水平分布不均衡,垂直地带差异十分明显,气温分布总的趋势是由北往南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境内北部及东北部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地年均气温均在0℃以下;北部的南门峡、边滩、林川、东和、东沟、丹麻、五十、松多等乡北部的脑山及半脑山地区年均气温在0-3℃之间;大通河谷地带年均气温约为2。0-4。0℃;中部的威远盆地和一川两沟之间的浅山地区年均气温在3。0-4。0℃;南部湟水河谷及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的中、下段地区最暖,年均气温在4。0-6。5℃。年内各地均以夏季(6至8月)气温为最高,17-10℃;春季(3至5月)、秋季(9至11月)次之,10--5℃;冬季(12-2月)最低,-5℃--12℃。年中各月气温的变化又以春、秋最为剧烈,这期间月温差在5。0℃以上,初春的三月升温多在7。0℃左右,秋末的11月降温最为迅速,各地可达7。0℃-8。0℃。夏冬两季的气温均较稳定,月际间变温一般均小于3。0℃。川水、浅山地区3月份起气温大多升到0℃以上,4月和10月两月在3。0℃以上,5至9月川水及威远镇以下的浅山地区一般超过10℃,其它月份均在0℃以下。全县年平均气温为3。4℃。各月平均气温日差14。4℃,各月平均气温年差25。4℃。

【地温】年平均为6。7℃,得月平均地面温度以每年7月份最高为19。3℃,以每年1月份最低为-9℃,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58。7℃,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29。8℃。其中县境南部湟水河谷及海拔22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温度为4℃-6℃;中部浅山地区,年平均温度为3℃-4℃;脑山、半脑山地区,年平均温度为0℃-3℃;北部和东北部高山区(海拔31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

【降水】互助县地处内陆,一般降水不足。降水来源:主要是印度洋孟加拉湾来的西南季风;其次是太平洋来的东南季风,冬季有少量西伯利亚来的水汽。降水地区和季节,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各年各月的降水量也很不稳定。每年以6、7、8、9四个月雨水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其中又以7、8两个月降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按地区分,南部高丘陵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50毫米左右;中部浅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500毫米;脑山、半脑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毫米以上。高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650毫米左右。降水由南向北随海拔增高而增加。

蒸发量:全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235。6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2。3倍。蒸发量随着气温上升而增加,每年一般以4、5月份蒸发量最大,5月份一般为183。9毫米。每年一般以11、12月份到来年1、2月份蒸发量最小,月平均蒸发量在33。5毫米-49。3毫米之间。

湿度: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全县年平均相对湿度较低,仅为65%,一年中以1、2、3、4月份最低,一般为51-55%。5月份以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相对湿度也随着逐渐增大,到8、9月份为最高,一般为78-79%,到10月份以后,又逐渐下降。

【霜期】春末夏初出现的霜冻称为晚霜冻,夏末秋初出现的霜冻称为早霜冻。互助县各地的晚霜

图片

一般在5月中旬--6月中旬结束,南北相差一个月,早霜一般在9月中旬--8月中旬,北南先后相差一个月。各地晚、早霜出现的时间,大体与日均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相近,无霜期从南部的川水地区逐渐向北部的脑山地区缩短,南部可达140天左右,北部脑山区仅65天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绝对无霜期。全县无霜期历年平均112天,最长是1975年,达133天,最短是1978年,仅为103天。

早霜冻对川水、浅山地区影响不大,因为作物在早霜冻来临之前多已成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