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一连等了七天,还不见一匹天马出来。
槽头仙子那里会知道,天马闯进石壁,再也出不来了。槽头仙子见限期早就过了,招不回天马,交不脱差,就不敢回天宫了。
他想,回天宫挨治罪,不如在人间守住天马受点苦还自在些。七天限期过去好久,玉帝听说槽头仙子招不回天马,就派御马槽头仙师下凡把他点化成了石头,罚他永远在人间看管天马。
据说,大磉滩后面山上那块大石头,就是槽头仙子变的。后来,人们知道画山壁上有九匹天马,路过这里的人都要歇歇脚,看一看,数一数。也真奇怪,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看出是九匹。不知从哪个朝代起,这一带也就流传起一首歌谣:画山壁,天马壮,不知到底几多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见了九匹状元郎。“九马画山”这名字从此也就叫开了。
在碧霞祠东南,有两崖陡立,相隔丈许,涧深数丈,非正午不见日月,两崖之间三石相连,悬于半空,风吹欲倾,纯属造化之奇巧,非神仙不能过,故名“仙人桥”。不过,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攀上攀下,留影于此,已不再是“非飞仙不能度了”。
相传,吕洞宾因三戏白牡丹触怒了玉皇大帝,某日午时三刻就要斩首,吕洞滨整天消遥自在,这样了此一生,他怎能善罢甘休?便想尽千方百计躲过这一关。吕洞宾想来想去,想到了梁灏身上,梁灏是文曲星上凡,考场上屡试不第,今年八十二还不曾中得半个秀才,他那尺把粗的笔管,从来不被人注意,倒是个藏身的好地方,于是,吕洞宾便急急忙忙奔梁灏。吕洞宾找到梁灏,说明来意,向梁灏说道:“求老兄救我一命,他日,我保你科场高中。”梁灏见是散仙吕洞宾,便开口问道:“如何相救”吕洞宾说“倒也不难,到了那天,不管是风狂雷紧,还是鬼哭狼嚎,你只管把紧笔管不停地写,千万不要松手。
否则,今生今世就再也不能相见了。”梁灏听说不过如此,,便欣然应诺。是日,和风丽日,哪里有什么风呀雷的,梁灏以为吕洞宾又耍什么鬼把戏骗人,谁知不一会,天空滚云翻墨,狂风大作,地动山,电闪雷鸣,仿佛就要天崩地裂,梁灏谨记吕洞滨之言,紧握笔管大书特书。午时三刻已过,梁灏还在大收不止,只听背后有人言曰,谢梁兄救命之恩,容当后报。梁灏抬头,才发现窗外已风住雷止,丽日当空了,吕洞宾见他洋洋洒洒写了几十页,忙道:“凭梁兄这般才华,明年我保你中头名状元。”
说完便飘然而去。第二年,梁灏半信半疑地进京赶考,果然中了头名状元。皇帝见他年事已高便赐给他许多金银财物,让他衣锦还乡了。梁灏有言在先,如果今生中得头名状元,就给碧霞元君亲自挂抱进香。这天梁灏在山顶还完愿,听到远处好像有人叫忙上前施礼,问道“先师为何端坐在此”。吕洞宾道“我已在此等你多时了,你已功成名就,想携你离开这里,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我乃凡夫俗子,怎能随你前往?”“只要你跟我从桥上走过就行了。”梁灏若大一把年纪,怎能爬得上这悬崖峭壁,再说就是爬上去,还不摔到谷底碎户万段,便婉言辞谢了。无奈,吕洞宾只好一人从桥上飞走了。
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到泰山,馨香祷告碧霞元君。有人不禁要问,神仙都有个姓名、配偶。如王母娘娘的丈夫是张玉皇,女娲的丈夫是伏羲,无盐君的丈夫是齐桓公,可泰山奶奶的丈夫是谁呢?她姓什名谁?何许人也?谁家女儿?我想知其然者莫过于当地人,外地人即使道听途闻,知其一二,也不足为信。
然而,这个记载又同泰安民间传说相矛盾。因为泰山东南15公里处,有一座大山叫徂徕山(原名竹山)。相传,从前有个太平老母在此修炼。2500年后,她发现这座山下沉了约250米。便到北山去了。说来也怪,一夜之间北山突增了250米。这座与徂徕山等高的山变得高耸入云,跋地通天。太平奶奶一看,非常高兴,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泰山因此而得名,太平奶奶也成了泰山奶奶。至今,徂徕山还留有泰山奶奶当时做游戏的秋千架和梳妆用的石盆石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