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逆熵论 > 逆熵论最新目录

第十二章 生命反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到了生物实验室门外,煤球道:“好了,有空去我那里坐坐,明就是极夜寒冬了,我会在房间里研究论文,有兴趣的话咱们可以探讨一下。”

傅斌答道:“好的,有空一定去,正好我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设定也很有兴趣。”

煤球走后,傅斌看了看时间,刚好还有十分钟到零点。生物实验室门口有一个门卫室,里面坐着一位东欧人,编号是A,显然也是刚来不久的,正抓耳挠腮地看着手机,似乎有什么困扰。

傅斌试着交流了一下,发现语言不通,对方的是俄语,英语水平也很蹩脚,最后只能知道他好像是乌克兰人,生前的年龄不。最后傅斌只好示意了一下时间,表示自己是来换岗的,A明白之后点点头,但还是坐在那里低头看手机。

是站岗,其实坐着甚至躺着都行,只要人在岗位,保持清醒,其它没有什么硬性规定。虽然时间没到,但傅斌现在也没事,就在门边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拿出手机开始阅读《初级修炼指南》。

这篇资料他其实已经看过一遍,但很粗略,而且那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根本没看懂多少内容,现在总算开始仔细阅读,终于清理了头绪。其实所谓“修炼”是一种通俗的法,科学点的法应该桨熵能引导”,引导模型也即“熵能引导及重整模型”。

只是对大部分人来,“修炼”这个叫法要通俗易懂得多,大家得多了,后来的人也只好都跟着“修炼”了,甚至连官方的入门级资料都用这个词,为的就是第一时间提起人们的兴趣。确实也是,如果不是看到这两个字的话,傅斌在第一时间还真的没兴趣了解这个。

这篇入门指南只有五千多字,傅斌这次仔细研读了一遍,也才花了十分钟。这时那位乌克兰人终于站了起来,走到他面前,然后指了指门卫室。傅斌会意,站起身来,走了进去,A点零头,就扬长而去了。

终于可以一个人静静了。傅斌关上玻璃门窗,根据修炼入门的指示,将包里的那块晶板拿了出来,原来这东西叫熵阵,名字听起来很玄,是这个世界技术含量最高的东西,新人装备价值120点贡献值的物资中,其实这块熵阵就占了100点,而且这还是新手特价,重新兑换价格要番一倍。

由此,傅斌终于触碰到了这个世界最神奇的一面。

熵,即系统的混乱度,熵值越低也就越有序,同时蕴含的能量也越高。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混乱度熵)总是在增加,而不会减少。

由于能量的释放必定伴随着熵增,所以根据这条定律,第二代永动机破产了。不过宇宙中有一种存在例外,那就是生命系统。所有生命都是反熵体,它们用尽一切方法降低自身的熵,人类尤其如此,所以生命系统可以是第二代永动机。

只不过生命的反熵是从低级生物到智慧生物层层传递上升而来的,比如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反熵机制,最终还是由食物链最底层的植物和微生物来承担,而人类自身的减熵也是有极限的。

其实中的修炼,确实就是一种逆熵,上限很高的那种,所以这里的人将提高熵能叫做修炼,也不算荒谬。

这个熵阵,就是一个势阱阵列,能够让饶反熵能力提高到更高的层次,这在理论上,确实是可能的,而且相当于让人类跨越了一个台阶,成为一种全新的存在。看来,第二世界的意义非凡,并没有云画雪的那么简单。

引导模型则是一副模板,用以理顺人体的各种机能,与环境形成更大的熵值势差,即熵能。在现实世界里,这是无法实现的,或者还没有手段能实现。但在这个世界,由于信息耦合强度比现实世界高一个量级,可以支持这种技术。

其它的原理,这篇指南没有太细,只是着重于熵阵的用法和修炼资源的介绍,让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对于这个设定,傅斌做为一个科普迷,了解过一定的量子力学,倒是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其实对于现实世界来也一样,所有物质都可以归纳为能量的不同形式,而能量是熵的势差,熵则是概率的表现。

也就是,宇宙的一切规则其实都归结为概率,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所有存在都是信息,所有规律都是统计。

而概率就是所谓的“势”,高概率叫势阱,低概率叫势垒,其实二者互为反相,是一个意思。比如某个条件下,一个现象的发生概率极,那么可以这个条件是这个现象的势垒,也可以这个条件是这个现象不发生的势阱。

宇宙之所以是熵增的,是因为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物质向混乱演化的概率远大于向有序演化,所以大势所趋,宇宙总体上必然是熵增的。

修炼的过程,在宏观上也并没有完全违反熵增定律,只是以放射性晶石的熵增为代价,以及消耗食物营养,来达到使自身快速减熵的目的。

就像电冰箱消耗电能,以及环境更多的熵增为价代,减少了局域的熵,达到制冷的效果。不过用熵阵修炼的时候,这里的转换效率比起电能要高得多罢了。

整理了一下思路,傅斌开始了操作。首先要进行身份识别,将熵阵与个人绑定,使得自己能最高效率地使用这个熵阵,并且无法被别人使用。

这个过程让他想起了修真中的法宝滴血认主。没错,这玩意就是滴血认主,或者叫DNA链接,这需要大约30毫升的血液。

当然这是建议方法,你要是恶心一点的话,也可以用别的体液,比如唾液或米青液。唾液采集是很方便,就是效果差点,需要100毫升,短时间内谁也吐不出这么多口水来。米青液倒是最有效,只需要10毫升就够了,只不过……算了吧,总之还是血液最好用。

拿针筒抽了一管血,注射到熵阵一侧的孔中后,显示出分析进度,等了大约五分钟,才分析完毕。

整个晶板亮了起来,然后与身体建立了一种莫名的联系,它似乎成为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可以直接通过意识来进行操作,这是一种脑电波控制技术,在这个VR为主流媒体的时代并不算新鲜,不过这个熵阵的信号很强,仿佛自己的身体开了个外挂。

傅斌想了想,将手机调为免打扰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手机不会发出任何提示音,只有使用者打开它,才会显示所有信息出入,以及未接来电之类。

做完这事,傅斌才从包里取出一块青辉石,这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