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逆熵论 > 逆熵论最新目录

第七十六章 现实通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候就存在了,只不过他早已离开校园,对这方面也不关注,加之这也是实验阶段,没有公开宣传,所以他并不知道。

这一次,他们只知道参与的是一个特殊的国际性活动,进入之前也并不知道会遇到第二世界的人。与移民阵营不同,这些学生们能免费获得更多的场景提示,他们通过这些提示,以及几个背景深厚、消息灵通的同学透露,才知道这次的活动的意义十分特殊。

傅斌当然知道特殊在哪里,这是两个世界的第一次大规模信息连接,肯定会对两个世界都造成不小的冲击,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才会让现实世界的决策者做出这样的决定。

要是这么一说,这次活动不对四级及以上战力开放,岂不是对他们很不公平?但转念一想,顿时就明白过来,这恐怕是有意为之。因为先驱者以上的存在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比如让一位开拓者与现实世界对接,产生的后果是完全不可预料的,四级战力虽然没有这么大的影响,但为了保险起见,将这个水平界定在三级确实是最稳妥的。

不过傅斌还是从中感受到了明显的惶急之意,照理说第二世界在现实中还是颇为敏感的,两个世界的接通,必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后果难料,应该需要十分谨慎才对,结果这么不声不响地就对接了。可见这其中,肯定是绕过了民意,完全是高层擅自的决策,这种操作,恐怕只有在应对危机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可是在傅斌在世的时候,现实世界可以说是正处于黄金时期,根本没听说过有什么危机,稍微紧张一点的也不过是能源问题,但解决的方法也不是没有,各种所谓绿色能源层出不穷,连可控核聚变技术听说都有了重大进展,离应用不远了。

对于这个问题,这两人当然不知道,只知道他们也进来了三万人左右,是各个大学通过前置的活动筛选出来的。同时与他们对应的也有一个阵营,那就是中国阵营的学生们,也就是傅斌阵营的同盟,应该就是起始于城市西南方向的那伙势力。

这个场景的系统特意将同盟双方隔开,并且无法通信,也是起到缓冲对接强度的作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