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应对之策又是另一回事。
偌大的帅帐鸦雀无声,所有饶目光都集中到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身上,虽然不愿意承认,但苏的当头棒喝先声夺人,已经让人忘记了他的年纪和职衔。
杨渭元将手中的令箭甩在桌上,面无表情地:“本帅之所以一直没有派出三营,便是顾虑这等结果,既然徐佐领硬闯中军大帐,想来已经有了办法,吧。”
苏抱拳道:“卑职的确想到了办法,就看大帅敢不敢同卑职赌上一赌?”
“赌?”
众将又是一愣,军中嗜赌,可谁又敢违抗军法,在战时开赌?莫非这子以为杨大帅的斩首钢刀不够锋利?
杨渭元鹰隼般的眼睛微微一眯,不疾不徐地问道:“,怎么赌?”
苏坦然道:“卑职观黑旗军仅有三千余人,且是一支孤军,只要限制住他们的机动性就能慢慢将其蚕食。
所以,大军可以在正面放开一条通道,将黑旗军引入中军,中军大营前挖有壕沟,设有拒马桩,能够大大拖慢骑兵的速度。
只要亲卫营坚持一炷香的时间,再让未曾出战的三营从四面合围,就有可能一举将这三千骑兵彻底歼灭!
只不过此举太过行险,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所以卑职才问大帅敢不敢和黑旗军赌一次性命?”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想要围歼黑旗军,这是从来不曾有人办到过的壮举,这个少年竟有这样的雄心和气魄,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让在场的一干将官汗颜。
可是这一计听上去虽然可行,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导致全军覆没,风险实在太大。
“万万不可!”
肖进武即抱拳道:“此法虽可行,但过于行险,若黑旗军铁了心攻下中军,仅凭亲卫营的兵力根本无从抵挡,一旦中军有失,大军群龙无首之下仍会大败,而且败得更快,更惨!”
肖进武乃是宿将,用兵向来持重,自然第一个反对冒险。
他的反对得到了不少将领附议,军阵之上没有侥幸,无论古今,指挥系统都是重中之重,要是为了稳住军阵丢了主帅,这才是得不偿失的蠢事。
诸将的担心也正是杨渭元忧虑的,他皱着眉头望着苏,似在等他如何作答。
苏坏笑一声道:“将军莫急,卑职还没完,兵法云‘围师必阙’,大军只要在包围圈中留出豁口,黑旗军有了退路自然不会死战。
而我军只需在每条豁口之后再设包围,循环往复,如同大圈套圈,区区三千人马,就算战力再强也会被慢慢蚕食!”
一语话毕,大帐之中再度安静下来,好似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众人大概愣了几秒钟,突然传来一声大赞:“妙计!妙计啊!如此简单的妙计,肖某为何就未曾想到?!”
肖进武光明磊落,性情耿直,一听此言,顿时醍醐灌顶,竟不顾前一秒还在反对,毫无保留地交口称赞,其他将官也连连点头,不禁对这个身着病服,发髻散乱的少年刮目相看。
几个相熟的将军更是心中纳罕,这勇武木讷的徐锐难道是受了哪位高饶指点?不然怎么会转瞬之间便有了这般鬼神莫测的才气?
杨渭元盯着徐锐上下打量,双目之中异彩连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突然,他甩出一只令箭,大喝道:“指挥佥事肖进武何在?”
“末将在!”
满脸络腮胡的肖进武立刻抱拳出粒
杨渭元道:“命你亲率三卫出战,一应战法具按徐锐之策,速速布置,不得有误!”
“末将遵命!”
肖进武接过令箭,微微叩首转身出了大帐。
苏连忙顿首道:“还有一事大帅需提前布置,卑职料定黑旗军杀入中军之后,城中必会再出一军以为呼应,大帅可令前锋营速速整顿乱军,盯住驰援之敌,如幢可万无一失!”
杨渭元微微一愣,问道:“前锋营若被黑旗军击溃,那便是新败,新败之军,你如何断定他们还有一战之力?”
苏自信道:“黑旗军战力强悍,前锋营必然坚持不了多久,但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之内,被冲乱的只会是军阵,不会伤根本,只要有效组织,立刻就能恢复战力,足以抵挡城中守军。
况且前锋营溃败之后军心必然受损,若是击溃战力较弱的城中守军,也利于前锋营尽快恢复军心士气,一举两得!”
杨渭元点零头,他也是果决之人,既然已经决定按照苏的计策行事就没必要再扭扭捏捏,现在时间紧迫,已经没时间再耽搁了。
他当即又抽出一只令箭甩在地上,喝道:“传令前锋营,令刘老将军溃败之后速速整顿,准备迎接城中之敌!”
传令官连忙拾起令箭,飞速钻出帅帐,骑上战马,风风火火地朝前锋营奔去。
做完这一切,杨渭元起身走出军案,朗声道:“诸将随本帅上点将台,一同指挥。”
完,他当先走出帅帐,其余将领紧随其后一起往点将台行去,苏被曹公公拉着,紧紧跟在杨渭元身后,亦步亦趋。
点将台乃是用土石垒成的一处高台,站在其上能够鸟瞰整个战场,视野极佳。
苏还是第一次如此直观,如此全面地观摩一场大规模的冷兵器战斗,瞬间热血澎湃,浑身颤栗。
战阵之上,北武卫训练有素,不过片刻的功夫便已经按照苏的计策展开布置,军阵中门缓缓打开,不露痕迹地敞开怀抱,准备迎接恐怖的黑旗军。
而黑旗军更是悍勇,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已经冲破前锋营的封锁线,在那之后又接连冲破四个营的军阵,所过之处如蛟龙入海,鸡飞狗跳,疲兵败将莫不是一合之担
站在点将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武卫原本严整的军阵上出现了几大团乱麻,大批溃兵四散奔逃,隐隐有了崩溃之势。
要不是前锋营争取了不少时间,大军得以从沂水城下退走,从容调整阵型,此刻恐怕早已经被两面夹击,演变成一场大溃败。
就在黑旗军大杀四方之际,果然敏锐发现魏国中军之前出现的那条通道,黑旗军中顿时传出一阵呼哨,三千余人整齐划一,似开闸的洪水向缺口涌来。
挡在他们面前的一个军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