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中国着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顺治二年(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复多尔衮书》:“今逆贼未服天诛,谍知卷上西秦,方图报复。此不独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贵国除恶未尽之忧。伏乞坚同仇之谊,全始终之德;合师进讨,问罪秦中;共枭逆贼之头,以泄敷天之愤。则贵国义闻,炤耀千秋,本朝图报,惟力是视。”不卑不亢,流传万世。
编辑本段抗金英雄——宗泽
宗泽(1060~1128)中国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前仍三呼“过河!”。有《宗忠简公集》传世。宗泽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宋朝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宗泽虽未能实现驱逐金兵,收复失地,恢复宋王朝大一统的宏愿,但他坐镇抗金前哨的开封,阻止并粉碎了金兵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金卫国的斗争中,宗泽高举抗金大旗,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金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着,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各民族共同抗金,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充分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完全符合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愧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编辑本段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祖籍考城(今民权县),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乡于庄村。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另有新编历史剧越剧剧目以此为名。
编辑本段万里勤王——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着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曾率军参加过平播、援辽、平奢、勤王、抗清、讨逆(张献忠)诸役,战功彪炳。累功至明朝的光禄大夫、忠贞侯、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提督、一品诰命夫人。《明史》·秦良玉本传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宣武门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门上刻“蜀女界伟人秦少保驻兵遗址”十二大字)。
编辑本段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李定国
李定国(1620——1663),字鸿远,陕西榆林人。李定国,字鸿远,信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幼从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将领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着。有文武才,以勇猛着称,杀敌不计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下赫赫战功。历史功绩时间是无情的,任你家财万贯,声名显赫,难免随风流逝,被人忘却;时间又是多情的,因为它总会留下一些鲜活的姓名世代相传。时间带走的是随身聚散的财富声名,留下却是永垂不朽的精神。明清之际各方面人物当中,李定国是最耀眼的一颗巨星,他明末是反抗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他用兵如神,有小诸葛之称。他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时人记载“凡士伍破衣敝絮,皆送入后营,纫织为衬甲、快鞋之用,无弃遗者。……或传定国兵当以夜至,比晓则已过尽矣。故所至有功”。定国雄才大略,爱民如子,仁者无敌,如果不是孙可望私欲膨胀,排除异己,如果不是郑成功私心自用,错失良机,如果各抗清力量团结一心,如果……也许,真的可以力挽狂澜,驱除鞑虏,恢复山河。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李定国最终还是像他崇拜的文天祥、张世杰、诸葛亮一样,带着无限遗憾,千般不甘,永远的走了。评价正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定国一生出生入死、奋斗不息,为了抵抗凶残的敌人,浴血奋战,直至最后!人已逝,业随风,但他矢志抗清的民族气节,穷且益坚的不挠斗志,必将不断激励后世人民为反抗压迫和民族征服而献身。其人与百姓息息相通,在镇守云贵之时,爱民如子,至今云南人仍然视定国为滇中的脊梁!(云南人最为崇拜的就是武侯和李定国--郭影秋语)定国的忠义节烈知道近现代依然被人们称赞不绝,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仍以定国为榜样,章太炎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编辑本段收复新疆——左宗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