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 > 九阙朝凰之第一女帝最新目录

第304章 生同寝死同穴【完结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行,左右我成婚也晚。”

新帝听到这里,心里的委屈瞬间散了,“您二老可快点走吧。”

“嘿,这臭小子。”

谢琅念叨了两句,叮嘱罗福全,“在宫里盯着皇帝,有事儿早些告诉朕。”

罗福全笑的慈眉善目的,“太上皇您放心吧,陛下有喜事,奴婢定然第一时间给您送去消息。”

“这些年宫里的人手也少了许多,后宫那边的各殿宇,你们也可以看着办,是用作衙门还是其他用处,都可以,总比放着的好。”左右他们一家都是住在勤政殿里,这边殿宇十几处,即便日后谢清君子嗣众多也是住的过来的。

不过从谢琅的情况来看,谢清君想来也不是个子嗣众多的,顶了天也就两个孩子,日后登基的还会是那个继承了他能力的。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帝位已经不是那么重要的,权利已经被放下太多,唯独大周的百万雄师,始终掌握在帝王手中,如此看来皇族现在近乎是天下的形象和吉祥物的存在了。

叮嘱了儿子两日,夫妻俩就带着东西,开了一辆越野车踏上了旅程。

谢清君哪怕不喜母皇的唠叨,还是依依不舍的送到了城门口,看着车子消失在天际线。

数年后的某处依山傍水的村庄,周钰从外面拎着两条鱼走进一座花团锦簇的农家小院。

“容华,今日钓到了两条鱼,看看怎么做。”

谢琅一身素雅衣裙从房中出来,看到那两条鱼,笑道:“你这两日精神不是很好,就不做辣的了,做个鱼汤吧。”

周钰点点头,将两条鱼交到林嬷嬷手里,林嬷嬷拎着鱼去了厨房。

他们在这里住了三两年,前两年都是在大周到处游玩,知道前两年才在这里定居下来,小院是按照谢琅的意思,一点点盖起来的,周围的村民互相隔得都有个三两百米,却不妨碍邻里和谐。

村落里,偶尔能看到白狐出没,也能看见孔雀开屏,还有附近林间的鸟雀松鼠等出来找村民讨要吃的,人与动物做到了真正的和谐共处。

此时在院中的吊椅上,一只毛色没有杂质的白狐在上面假寐,吊椅偶尔轻轻晃动两下,舒服的那只小白狐会发出呼噜噜的声音。

这只悬狸是前些日子来到他们家的,过来之后就当做了自己家,总是霸占着吊椅,白天会进山去打猎,逮到山鸡野兔的会送到夫妻俩面前,然后谢琅会给它去掉毛皮,小白狐再一个人捧着盘子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谢琅不会告诉一只狐狸,这东西不能吃,毕竟这是狐狸的野性,他们不可能和这只狐狸永远在一起,早晚都会离开这里。

若是家养,日后难保不会抹掉白狐的野性,一旦被方归山林,恐怕连填饱自己的肚子都困难。

“周娘子在家吗?”竹编的篱笆院外,一位女子挎着篮子进来。

“芳芳来了。”谢琅闻声出来,看到那女子,笑着招呼人进屋坐。

李芳芳把篮子递给林嬷嬷,“这是孩子他爹挖的鲜笋,给你们送来一些,家里几个孩子还等着吃饭了,就不留了。”

“谢谢了。”谢琅点点头。

林嬷嬷出来后,篮子里还放着两包奶糖和软糯的糕点。

奶糖是地方官每月过来请安时带过来的,糕点则是林嬷嬷自己作的。

当然,奶糖也是林嬷嬷给了钱的,他们不会白要地方官的东西。

本地知府和县令都是为官清廉,且爱民如子的好官,这些是谢琅和周钰亲自考察过的,做不得假。

地方发展虽然看似平稳,却也稳中有升,尤其是他们现在居住的村落,在以往可都是荒僻之地,二十年前可以说是盗匪成群,山贼盘踞。

经过几任官员的整治,这里早已恢复了平静,并且天地开垦和地方特色都开展的有声有色。

尤其是此处生产的鲜笋,更是每年送往天下各处,村子里的百姓生活都过得平静舒适,教育普及也达到了很高的比例。

且次数群山环抱,绿树成荫,动植物与人的关系更是地方一大特色,是旅游乃至养老的上上之选。

“周娘子,今年还去采莲吗?”李芳芳在临走前问道。

“去,当然去,到时候芳芳别忘记过来喊我一声。”

“会的,再有两个月莲子和莲藕都会成熟的,我过来喊你一块儿。”

还忘记说,村子两面是被荷塘包围的,每到入夏,荷塘都会被荷叶覆盖,随后无数的荷花会逐渐盛开,站在岸边放眼望去,那场景别提多醉人了。

午饭做好,林嬷嬷用竹笋炖的鱼汤,鱼汤是奶白色的,味道鲜美诱人,还凉拌了一个,新鲜的竹笋味道别提多嫩了,也特别的鲜,口感爽脆,算是谢琅这两年很喜欢的一道菜。

他们只有三人,林嬷嬷是后期被谢清君派人送过来的。

之前都是周钰在厨房里做饭,没办法,他家的娘子不会下厨。

也是因为人少,谢琅也不做皇帝了,林嬷嬷被请到了饭桌上。

最开始她极力拒绝,毕竟主仆一桌用膳,这不合规矩,还是谢琅坚持。

如今三人相处的很好。

林嬷嬷自小进宫,幼年没有过上一天的好日子,家中应该是有亲人的,奈何林嬷嬷恼怒父母,从来没想过要回去看看。

跟在谢琅身边,日子平静舒适,她喜欢这样的生活,自然不觉得为难。

天元38年,26岁的帝王大婚,谢琅和周钰这才结束了多年的隐居生涯,重新踏入京城。

皇后是姚理的女儿姚仙仙,和谢清君自小青梅竹马,前两年从长安女子大学毕业,学的是医药学,目前跟在叶寻身边做研究。

姚理在早些年就从将军府搬出来自立门户,商业半途也在不断的扩大,前些年大周但凡出现天灾人祸,姚理带着手里的人总会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捐钱捐物,谢琅为此表彰过他几次。

也是因为如此,如今的商界发展的颇为和缓,虽说也有为富不仁的,但是更多的则是如姚理这般为国为民的仁商。

“居然和你做了亲家。”看到姚理,谢琅忍不住吐槽一句。

姚理捋着胡须哈哈大笑:“我姚家哪里不好了,天下商会会长的女儿,国家有难我会带着人忙前忙后的,而且我闺女的嫁妆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