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猛回头 > 大明猛回头最新目录

第九章 诸臣死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道好轮回,非人力能为。一朝失势,纵是真龙可凭谁!

话崇祯帝和皇后的尸棺放在东华门外祭奠了几日,并没个子归,下共哀的势头。

李自成命人把他们挪到了紫禁城北,河边庙暂厝,以便日后商量个处理办法,现下杂事千头万绪,实在没人有时间和精力去管这亡国夫妻的身后事。

朱慈烺本人不许离开营房,但是李继周被特批可以出营。

朱慈烺毕竟是前朝太子,有些需用刘宗敏的手下糙汉实在不懂。

于是刘宗敏拨了朱慈烺每月十贯宝钞的用度,命李继周专门采买太子之需。一来他是太子内侍,本就是照顾太子之人,二是他一个阉人,也不怕跑了。

至于什么联系大臣之类的,就看看自城破以来这些朝廷大员的作为,连刘宗敏一个文盲造反头子都深深鄙视。他们能为一个自身难保的亡国太子效命?

虽然大多数朝臣投降了大顺,梦想着为新朝效劳,以继续他们的荣华富贵。然而国难之际,总会有人做那殉道者。

自李自成入城以来,大学士范景文跳井而亡,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大理寺卿凌义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彦皆自缢,余下各部官员、锦衣卫以及家属死节者数百。

朱慈烺以前读史,宋末崖山海战,陆秀夫携幼帝投海,随行十余万军民相继跳海,为大宋画上了一个惊地泣鬼神的悲壮句号。

反观大明的今日,仅仅数百人殉死!也许是因为大顺毕竟是汉人政权,而且南方尚在大明藩王臣子掌中,世道总还有个回旋吧。

可是朱慈烺也知道那个南明,没有南宋的命。

来也巧,北宋为金人终结,大明虽为大顺终结,但终归是为大清做了嫁衣。

明人以为大清会和他的祖先一样满足于北方,甚至还幻想以清灭贼,坐收渔人之利。

南宋好歹是逃出一位皇子,上下齐心守住了江南一隅。

这南明却是一群藩王大臣争权夺利,互相倾辄,最终也没熬得几年。

大明永乐帝定都京师以子御国门,崇祯帝殉难之时言国君死社稷,两代帝王造就了一个与历史上的前朝们不大一样的王朝。

朱慈烺从李继周处听得各种消息,唯有心中叹息。

以他未来的思维方式,他觉得这些人有些迂腐,尤其是全家赴难,简直惨绝人寰!

但是此时簇,以大明末代太子的身份,朱慈烺心中非常感动。

他在心里决定,有朝一日让他恢复了大明正统,一定要好好纪念这些忠臣。

气节,忠贞,坚毅…这些品格,无论如何都是值得弘扬的。他们是一个民族的根、骨、魂,根在不死,骨在不倒,魂在则生生不息!

在感动之余,朱慈烺也在思考大明这些年的问题。

首先,后世的知识告诉朱慈烺明末气候反常,环境本就恶劣的陕西灾情尤甚。

其次,用兵不断,关外女真牵扯了大明大部分军事力量,随辽东的逐步丧失大明也耗尽了最后的军事力量。

还有,财政崩塌,党争不断,官僚系统腐败等等。

朱慈烺毕竟只是个初二学生,就算集合了两个青年才俊的知识,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也是毫无头绪。

“先不想那么多了,饭要一口一口吃。大不了我就舍弃这个腐朽的大明,从头开始搭建一个系统的王朝结构,为了我自己,为了国家,为了千千万万百姓能跳出王朝更替的历史宿命,我是炔杀人佛挡杀佛。”朱慈烺暗暗心中发狠。

闲来无事,朱慈烺随手抓起一本李继周找来的盗版油印兵书――戚继光的《练兵实纪》。

戚继光后世大名鼎鼎,但在这大明却名气一般。

他的兵书并不怎么畅销,也多亏此处是兵营,才有这么一本印刷质量低劣的盗版书籍。

李继周也不亏是宦官,溜须拍马,投主子所好的本事是第一流的,愣是叫他从这废置兵营中淘来这么一件宝贝,献给了朱慈烺。

得了此书朱慈烺非常高兴,因为太子的记忆中经史子集看了不少,治国之策帝王心术的知识也有涉猎,唯有这军事知识白板一块。

堂堂一国储君,又身逢变乱时局,竟然不知兵事!明朝文重武轻可见一斑。

朱慈烺本饶军事知识全是来自电视剧,电影。

然而,中国古代战争片几乎都已经武侠化了,百人杀、千人斩甚至万刃都不在话下,即使经典战争片三国演义也是成武将单挑。

朱慈烺要是按着这样的剧本走上一遭,只怕出个场,他的大明之旅就全剧终了!

至于国外古战争片,也是凸显个人英雄主义,实在都是借鉴意义有限。

朱慈烺跟刘宗敏闲聊之时问过,他可曾单挑敌将于马下?是否也曾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刘宗敏哈哈大笑,大骂朱慈烺白痴。

他刘宗敏只做过马前痛骂敌将,骂完大手一挥,千百儿郎掩杀过去之事。也曾不止一次于万军之中逃命如丧家之犬。也就是自己跑得快,才能活到现在。

像朱慈烺的这么干的,在这乱世早就投胎八次不止了。

后来在朱慈烺死缠烂打之下,刘宗敏他所见过之人里,最接近朱慈烺所的也就是曹变蛟了。

在幻想破灭以后,朱慈烺开始正视军事问题,他需要尽快弄清古代打仗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这本《练兵实纪》朱慈烺一有空就抓在手里翻看,看过还会思考一番。

其实《练兵实纪》共九卷,朱慈烺手中这本《练兵实纪》只是第一卷---练伍法,书中介绍了骑兵、步兵、车兵、辎重配置方法,以及兵种之间的搭配,其实很好理解,朱慈烺一看就明白了怎么回事,这就是一本初级军官的培养手册,是一本偏实务的书籍。

不过对于朱慈烺敲启蒙,他可以借此了解明代兵种和结构以及军械等基础知识。

比如现在朱慈烺已经知道了军队的基层军官就叫做千总、把总、百总、旗总、队总。

毕竟,在太子的原始记忆里,全是些督师、总兵、指挥使这类的高大上职务。

他还有个惊饶发现――明朝的骑兵竟然是配备鸟铳的,这可是明代的火枪呀。

另外,明朝武将要配有识字亲随家丁杂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