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唐晟春秋 > 唐晟春秋最新目录

第466话 外交风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暗地里还有另外一番用意,是这样理解吗?”

赵忠信听了赵幸盛的话有些苦笑道:“你要这么理解也不是不可以!也算是对吧!”

“大君上!在下斗胆问一句,您在此次登基大典是否看出什么了?这天下大势是否会因为此次天子的登基大典而有什么改变吗?”赵清盛问道。

赵忠信听到赵清盛如此一问,自是知道赵清盛似乎已经看出什么端倪了,于是反问道:“嗯!在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听听清盛你的看法!你在此次天子的登基大典里看出了什么苗头了?”

赵清盛明显愣了一下,他们这些唐晟出身的武将似乎已经习惯了凡事询问赵忠信,而赵忠信总会给出他们正确的答案!这一回,可以说是赵忠信头一回当即将问题抛给他们,并且直接询问他们的看法!于是不由得有些忐忑不安道:“在下诚惶诚恐!您是要在下在您面前班门弄斧吗?”

“无妨!军事政治上的战场你们早便已经成长到了足以独当一面的地步了!如今这外交战场上想必你们也已经有了独到的见解,所以我确实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赵忠信笑道。

“既然大君上如此说的话,那么便请恕在下斗胆直言了!”赵清盛向赵忠信行了一礼后继续道:“事实上,今日在下确实仔细地观察了大典的现场,不过对于那些小诸侯国的国君,在下并没有怎么花心思去注意,在下的注意力基本是集中在了大秦的秦正家大人、大武的周平秀大人以及大梁的梁秀武大人这三大强国国君的身上!”

听了赵清盛的话后,赵忠信不由得点了点头赞叹道:“不错!在没有任何人指导的情况下,能够单刀直入分清主次,真的很不错!所谓弱国无外交,那些小诸侯国在当下天下格局下,几乎没有任何意外地早晚将会被大国吞灭,而那些中型发展中的诸侯国,除了与我们是盟友关系的北齐,则都不是我们接下来应当主要注意的方向!这点判断就目前我宋国的现状,可以说是相当的精准\不错!”

“多谢大君上的夸奖!”赵清盛行礼致谢后又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经过在下的观察,虽说这三家在庆典当中都表现得相当融洽,可是大武的国君周平秀以及大秦的国君秦正家,这二人在此次庆典频繁耳语,多有勾搭!在下以为,这似乎相当反常,甚至可以说超出了一般客套礼仪之外,双方大有媾和的趋势!”

“很好!”赵忠信连连称赞道:“清盛你看得相当地精准!老实说,我的观点与你基本上差不多!这两国在接下来不久后想必便会有交好的动作,甚至有可能直接联手!如此一来的话,这恐怕是我宋国进一步发展的大好机会呀!”

“嗯!大君上!我们回国后,应当针对此事尽早做好万全准备!”赵清盛似乎对于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赵忠信的肯定感到相当兴奋!

这时候,在一旁的赵幸盛可以说是听得一头的雾水,不由得疑惑地对着仿佛在打哑谜的两君臣问道:“大君上、清盛大人!怎么您们所说之事,在下是完全听不懂呀?怎么的大武与大秦就会媾和联手了?而且虽说在下才疏学浅,可这各国的地理位置还应当是知晓的,即便是他们媾和联手了,这两个国家都与我宋国没有直接接壤,怎么的就会成为我宋国进一步发展的大好机会呢?”

听到赵幸盛这一番疑惑,赵忠信与赵清盛二人是相视一眼而后哈哈大笑,而后赵清盛才缓缓收起笑容对着赵幸盛道:“简单的说,从天下大局考虑,大武之所以会临阵倒戈,一方面原因是他们察觉到了帝子派在庆正之乱的斗争中已经完全失去了优势!

虽说他们曾经站队过帝子派的永寿亲王,可是并不意味着大武就愿意为了那行将就木的永寿亲王而搭上整个国家去陪葬!这一点不难理解吧?”

“嗯!这一点在下是明白的!”赵幸盛肯定地答道。

“嗯\好!那么接下来第二点便简单了!由于帝子派的大势已去,这便意味着在接下的战斗中大武将要独自面临大秦与大梁两个大国战略上的两面夹击!大武在这上面吃过的亏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即便是大梁一国联合北齐与我们宋国两国的力量,都可以在南北齐之战当中让大武吃尽了苦头,更何况大秦加上大梁两大强国南北夹击?

因此,对于大武来说,他们总结了在南北齐之战当中的经验教训后,自然而然地会趋吉避凶地避免与两大强国作战的可能性,而倒戈向帝孙派的嘉历亲王这边,便成为了其不二的选择了!”

“原来如此!在下明白了!可是这大武的倒戈与此事又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赵幸盛追问道。

“没有错!咋一看这两件事确实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然而却是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此事几乎导致了大秦与大武的媾和,成为接下来这天下大势的必经阶段!”赵清盛自信地说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