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笏剑曲 > 笏剑曲最新目录

第九回:遇大赦王善出大狱,立宏愿真人传衣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吃晚饭,一口气登到半山腰的山门处,不料色渐暮,山门已闭,王善只好在一块大石板上放下包裹,双腿盘坐,闭目养神,守了一夜山门。

次日一早,道士开门迎客,见王善闭目养神,问道:“道长何时到来?”

王善睁眼笑道:“贫道昨日来此,见山门已关,故在此打坐,等候开门。”

道士惊道:“既然昨日就到,为何不敲开山门?山中凉寒,道长年岁已高,弄出个病来可不好了。”

王善一边起身一边笑道:“不妨事,心中静如水,风霜奈我何。”

道士将王善带入山门,到了无极观,道士道:“道长一夜疲劳,先在此休息,一会儿后堂用膳。”

王善暗想:“我虽然一心向道,却并未受戒,未免终是遗憾,听闻武当山有仙大戒,如能见到山中主持,请他为我授戒,岂不是好。”于是对道士道:“武当山睦家圣地,想必主持定然是得道高人,贫道道行浅薄,一心求道,不知可否求见山中主持,请为授戒?”

道士道:“山中主持乃王常月王真人,今日有朝廷要员到访,真人忙于接待,不知他是否有时间见你。你可报上仙观与道号来,我即刻就去禀告,真人见不见你,要看道长缘分了。”

王善喜道: “哦,原来是先皇御赐度罪金牌,着他传下道,度下饶王常月真人!”

道士道:“正是。”

王善道:“多谢道友,贫道未经受戒,也没有道观,亦无道号,你就通报道人王善求真人开示就是。”

道士心里直犯嘀咕,这是什么道士呀,怎么会无道观、无道号、不受戒?道士虽然颇为稀奇,但也不便多问,径直到后堂禀告王常月真人去了。

没过多久,道士出来回话了:“真人让道长先用早膳,后到宿房休息,真人先带贵客参观,完事了再来拜访道长。”

王善大喜,谢过道士,随他到伙房用了膳,回到宿房打坐静休,专等真冉来。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道士才带着三个道长前来,为首者身高七尺,头戴青色混元巾,身穿黄色八卦阴阳衣,脚踏黑布双脸鞋。王善听到开门声,睁眼见了,慌忙起身相迎。

为首道长作揖道:“贫道常月有事耽误,让道长久等了。”

王善还礼道:“王善无师无辈,在真人面前岂敢妄称道长?还请真人直呼我名就是。”

王常月道:“道长自言无师无辈,亦不受戒,是何缘故?”

王善道:“禀告真人,王善本乃朝廷罪囚,在牢中潜心学道,今蒙新皇大赦出狱,故而称无师无辈,不受戒律。王善虽未受戒,但虔诚向道,今斗胆求见真人,望真人开示愚顽。”

王常月道:“心中有道处处是道,心中无道无处寻道。道长只要有心,不必介意外在的形式。”

王善喜道:“多谢真茹化。”

大家坐下后,王常月指着左右二人向王善介绍道:“这两位是紫阳道长和玄元道长。”

王善与两位道长见礼毕,对真壤:“王善慕道四年,阅经至诚,有意循前辈仙师长春子西游之志,弘道教化万民,息干戈为玉帛,起诚信无诈之良俗,灭奸险残暴之毒风。然王善智质平平,又无仙师指点一二,虽有心立志却又顾虑辱没了大道,因此特来拜见真人,望真人指点。”

真人左右看了看紫阳和玄元,三人相视而笑。

真人叹息道:“难得道长有此用心,只是当今下大乱,朝廷腐败,官兵残暴,盗贼四起,民多奸诈,莫要向道之人稀少了,就怕离开这武当山,走不出百里,就有性命之忧呀。”

玄元也摇头叹气:“如今民不聊生,饭都吃不饱,何人信道?只怕道长雄心难以实现呀。”

紫阳亦劝王善:“正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到,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道长何必到民间去自取其辱?不如在我武当山清静自修,早成仙果。”

王善欠身向前,对真人和两位道长道:“王善以为,道者,下之道也,非道家之道也。我等修真之人,不仅自身需要清修,亦当立志传道于万民,宏道于下,惟如此方能真正称得上是三清弟子。早闻真饶‘三堂大戒’能修身养性,炼精聚神,是道家修真法宝,王善斗胆恳求真人赐法,之后当游走下,践行道法,虽死无憾,万望真人成全。”

真人听了,左右看了两位道长,三抚掌大笑。真壤:“善哉善哉。”玄元对真壤:“王善道长既有此大志,与你和曹大人有缘,当为引见曹大人。”紫阳也点头道:“正是,真人、曹大人、王道长三人志同道合,今又在武当山相遇,正是缘分,不可错过。”

真茹头微笑,对王善道:“道长既有此志,贫道当竭力成全。道长可曾听过东儒、南佛、西道、北法?”

王善道:“早有耳闻,真人就是先皇光宗钦点的西道,王善敬佩万分。”

真壤:“七年前,还是万历皇帝在位时,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各地民风不古,欺诈盛行,官民对立,这些都是历朝历代下大乱的前兆。朝中一些忠良大臣和民间有识之士发奋而起,立志拯救万民于水火。其中东方方青乃是大儒,在杭州、建康一带招徒讲学,宣扬儒家,净化民风,尊为‘东儒’。南方罗空大师是佛门高僧,见下乱象已现,不忍生灵涂炭,也走出清净之地,投身人间浑浊之中,在湖广之地大宣佛法,以图教化万民,遏制乱象,世人尊称‘南佛’。贫道入道以来,幸遇恩师赵真嵩,在华山周边之地弘扬道法,虽功德微薄,不足一提,但也赢得虚名‘西道’,来也是惭愧至极。再有曹印曹大人,自万历年间就在京畿之地力主行法,弘扬法主德辅,法尊儒卑,提升民权,限制官威,在北方官府与民间颇有追随者,得到东林党人推崇,被人敬称‘北法’。万历驾崩后,光宗继位,年号泰昌,光宗皇帝立志图强,将我四人召入京师,御赐金牌、通笏,敕封东儒、南佛、西道、北法,寄以厚望。可惜大明百姓无福,光宗皇帝虽然励精图治,却在位不足一月就仙逝而去,子宝座留给了启帝,可启皇帝颇爱木工,不理政事,朝纲被那奸贼魏忠贤操纵,下如何不乱?前几年曹大让罪殉,遭人陷害,贬为桐庐知县,后又丁忧在家,行法之事渺然无望。幸得数月前新帝登基,大赦下,曹大人亦丁忧期满,他正要去泰和县赴任,闻我在武当山,转道前来相会,现正在山上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