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棒坛之所向披靡 > 棒坛之所向披靡最新目录

第三百六十八章 防守布阵!悲催的戴维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直播间内,

麦达克斯哈哈大笑,“果然是用脑子投球的投手,服气了。”

“不得不,伯利玩这一崭慢动作」确实很意外,好像很少见他这么玩,太搞笑了,哈哈。”塞韦里诺笑到不校

“伯利前1球丢出1颗87迈快速球做铺垫,然后再丢58迈慢速曲球搞突袭,前后29迈速度差显然令卡布雷拉懵到难以置信,最后匆忙出手导致挥空。”格雷诺一本正经地进行分析。

“慢速曲球能理解,但搞成58迈就有点夸张了,完全出乎意料,哎,老将就是老将,力量不行,用技术和节奏一样带你上高潮,哈哈…….”

麦达克斯大笑几声,又接着补充。

“坦白,作为曾经的投手,我对伯利很服气。”

“这家伙擅长四缝线快速球、卡特球、伸卡球、变速球和曲球5大球种,比赛中前4种球路使用比例都在2成左右波动,剩余约1成是曲球。”

“要知道,伯利这5大武器球中,没有一种能够达到极品球路水准,而且球速偏低、转速普通……但这家伙硬是凭借精准控球和高效多变、速差明显的投球组合成为投手界的一颗常青树,想想也真是蛮神奇的。”

**

打击区,

担任2棒的金莺一垒手皮尔斯空挥1棒,不慌不忙吐个大泡泡,这才摆出架势。

“金莺强棒出动了。”

奥苏那神情有些凝重。

历斌点点头,并不话,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皮尔斯,脑海中自然而然浮现出其资料……

右投右打球员;

2014赛季之前打击表现虽然不俗,但仅仅只是展露出不错的强打潜力而已。

But!

2014赛季,

拜师学艺,改变挥棒机制的皮尔斯突然一鸣惊人,强势崛起。

他仅仅用338打数就轰出21发本垒打和26发二垒安打,、WRC+161的惊人战绩,,成功变身强打并跻入金莺中心打线。

WAR是什么?

简单,就是胜利贡献值,代表该球员能为球队多带来几场胜利。

,。

厉害不厉害?

通常来,

WAR达到2就算优秀球员了,达到5就是妥妥的球星,超过8则是MVP级大咖。

譬如,

使球团绰号「鳟鱼」、被美国棒球粉称为美国「国宝」、正在向MLB史上最伟大球员迈进的麦克?特劳特,2012年从AAA球队出发,随后获母队召唤递补空缺上位。

然后,

当季!

鳟鱼火力全开,以WRC+,力压众星当选2012美联新人王,新人季一举成功封神。

**

咻!

伯利出手,白球向皮尔斯近身处激射而去。

对面,

皮尔斯前脚一跨,双臂作势欲挥,但随即收势不动。

不挥!

下一瞬,

白球在本垒板前从好球带外面硬生生急拐弯约25厘米,倏地转进好球带内侧……

开前门伸卡球!

“漂亮!”历斌抬头开了一眼大屏幕,用力鼓掌。

这颗伸卡球的亮点在于控球给力,进垒点极刁,几乎是压着好球带边缘进垒。

至于球速……

83迈。

而根据公开资料,

、转速1969转分。

这与历斌的匀速97~98迈、转速1800转分的恶魔伸卡相差甚远。

反映在位移变化量上,

伯利的这颗伸卡横向位移量比历斌的少了约10厘米,而纵向下坠幅度貌似与历斌的相当。

很显然,

历斌的伸卡球球路、速度、球威完胜伯利。

不过,

这个结果却是令历斌心中对伯利的敬佩之心有增无减。

化平凡为神奇,又有几人能做到?

奥苏那瞥了一眼大屏幕,脸上闪过一丝不以为然的表情。

不过,

他依然面露微笑鼓掌,为伯利点赞:“控球很老辣。”

**

投手丘,

伯利平静地看着捕手马丁的收势,微微点头。

随即转脸,深呼吸,出手……

咻!

84迈内角偏高快速球。

皮尔斯眼神一闪,出棒。

嘭!

打将力道十足,可惜飞出界外,落入观众席郑

跑出几步外的皮尔斯微笑摇头,返身捡起球棒,认真地空挥2棒,似乎在做反思。

2好球。

球场内响起一阵节奏强劲的音乐声。

蓝鸟球迷秒懂,立即放开嗓门高喊,

“伯利,加油!”

“伯利,加油!”

加油声浪席卷全场……

打击区,

皮尔斯微微蹙起双眉。

捕手区,

马丁微一沉吟,果断打出暗语手势。

这1球,

他并未按常规配1颗钓鱼球,而是让伯利将一颗变速球丢进好球带外角低位。

伯利毫不犹豫点头。

对于他来,怀疑捕手的配球决定?

不存在的。

“伯利点头果然飞快。”奥苏那低身笑道。

历斌微笑点头,深有同福

难怪所有与伯利合作过的捕手,无不对伯利给与好评。

看来老爸常常唠叨的那句「要做事,先做人」果然是金句,这大概也是伯利能够成功的一个原因吧?

历斌眼神微亮,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就在这时,

咻!

打击声突然爆响。

历斌心头一跳,立即凝神望去。

左外野深远飞球!

左外野手皮拉尔判断准确,反应极快,全力奔跑下抢先一步来本垒打墙前靠墙而立,双手抬起……

啪!

清脆的撞击声响起。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