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包菜,现在是用菜滚米粉,哈哈!粮食紧张的情况下,这个办法好。”我也不想去看个究竟就直奔自己家。父亲已经回到家中,抱着哭闹不休的儿子,在门口踱来踱去,两手不停地抖动着、拍打着,嘴里还不停地哄孩子:“噢!不哭!朝阳肚子饿了,妈妈收工回来就有饭吃了!”妹妹皓月哭丧着脸,小嘴巴翘得比鼻子高,看着河水正发呆。“爸爸!”父亲听到喊声,转身见到多日不见的我,很是高兴,“咦?星儿回来了。”妹妹这时才扑上来叫:“姐姐!姐姐!”百般讨好地说:“姐姐快把被子放下来。”此时此刻,我只要和往常那样,掏出一块糖果来,对于饥饿的她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今天我让她失望了。“月儿,姐姐今天不是从城里回来的,没买吃的。”“那……”妹妹的热情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又撅起了小嘴,泪汪汪地坐在那里。
幼儿园早已停办,妈妈的教师之梦又破灭了。还是扛起钉耙、锄头下田劳动。今天收工回来看到全家团聚,很是高兴。放下钉耙和挑箕,从父亲怀里抱过弟弟,哄着他说:“朝阳饿了,妈妈带你到食堂领好吃的,听说柱孝叔叔他们蒸了不少团子。月儿,快拿两个钵子,跟我走。”妹妹愉快的拎着篮子走了,我目送母亲瘦小的背影,转身问父亲:“奶奶到姑妈家去了吗?”“没有,她没有精神,十多天不下床了!想送她到公社医院去看看,她又说自己没有病,睡睡就好了。”我急忙走进奶奶的房间,“奶奶!”“嗯……”“快告诉我,你哪里不舒服?”“我没有病!又不咳嗽,又不拉肚子,就是没精神!起不了床。”回话几乎听不清楚,奶奶的脉搏微弱而缓慢。要不是两腿严重浮肿,几乎成为一副骨架子。我心里很难受,再这样耗下去,会导致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衰竭而死亡的。我结论性的说:“明天一定要送你到医院去看看。”她听力很好,急忙说:“不,我没病!不要把钱瞎糟塌掉!”几乎在呻吟。
妈妈从食堂回来了,她说:“大家都高高兴兴去分团子,炊事员说:‘早上吃饱挑担忙,晚上吃饱压压床。’一人分一个尝尝,明天早饭再吃。”“对呀!这就是炊事员的好算计!”父亲赞赏地说。母亲又说:“我说我们家情况特殊,你们父女都回来了,就多给了我好几个呢!快,快乘热吃吧!”弟弟激动的吃呀吃的直叫。妹妹却不声不响的一个已经下肚了,伸手再拿时,母亲白了她一眼,我心中有一种酸楚的感觉。而妹妹根本不理会,拿起第二个还叫着:“好吃呢,姐姐快来吃!”我一面答应她,一面端着半碗粥去喂奶奶。奶奶实在无力坐起,我只好让她躺着,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喂。我低头问:“你想吃团子吗?”老人轻轻摇头,咽了几口就不吃了。看着剩下的小半碗稀得很的粥,我忧虑了几秒钟,便屏住气喝下肚了。盛粥时,父亲拿给我一个团子,“你尝尝,还不错呢!”我咬了一口,感觉全是菜,只有薄薄的一层米粉裹在外面。妈妈笑着说:“你猜他们是怎么做的?这一点点米粉包这么多菜,再大的本事也包不起来。他们是把菜揑成团,放在米粉上滚来滚去就滚出一个团子来,再放到蒸笼里蒸熟。”心想:难怪听他们讲什么“跃进团子”。我吃了两口,发现妹妹贪婪的目光正盯着看我手里的团子呢。我快速喝完粥,偷偷地把妹妹领到房里,避开父母把团子塞给妹妹。
晚饭后,叔叔也来看望奶奶。他们很重视我的建议,决定明天上午就送奶奶到公社医院去住院。遵从中央劳逸结合的指示,家家户户睡觉都很早。可我不想睡,我要看书,我要寻求使奶奶康复的最佳方案。记得前年我放寒假回来,见她咳嗽严重,我诊断她是患了气管炎,便到公社医院去配了几支青霉素给她抗菌消炎。奶奶说:“丫头!我长这么大还没有打过针,我怕呢!一根刺戳到肉里还疼呢,不要说这么长一根针。”我劝说道:“奶奶,你不要怕,痛总是有一点,不厉害。”结果针抜出来后,奶奶问:“还不打?”我说:“打好了!”“啊?好了?就像蚊子叮一下,就好了?”春节拜年时,她逢人就说:“我家星儿手艺真不错,打针一点都不疼,这下有的活了,孙女丫头都会看病了,还不活到一百二十岁?”可是,仅仅一年多,奶奶身体变成这样,真叫人难以置信,我又拿起灯,想给奶奶再检查检查,谁知刚走到床前,奶奶就说:“丫头,还不睡觉?不比城里,这火油……”我明白她是舍不得我点灯,因为火油是计划供应的,每户每月只有半斤。那么,就明天白天再仔细检查吧!
清晨,我被上工的哨声惊醒。这此回家见到奶奶,总有一个不祥之兆在脑海中忽隐忽现。所以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她老人家。奶奶紧闭着双眼平躺在床上,连呼几声都不答应我。我有些紧张,摸了一下,发现她的前额冰凉,手也冰凉,再按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奶奶走了。
我的心在呐喊:她没有病,她好像一盏油灯,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终于熄灭了。如果在营养条件良好的情况下,绝不会是这种结局。而奶奶却在这国家的困难时期,不声不响、毫无怨言地结束了她勤劳的一生。她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是:“丫头9不睡觉?不比城里,这火油……”小时候听妈妈讲过一个故事。有个老人,在临终时竖起二个手指又曲起一个手指,意在告诉后代:不需要用两根灯草,用一根灯草的光亮也就够了。奶奶和他真是一模一样。节俭是中国人民的美德,奶奶要我们节省着度过这困难时期,我将铭记不忘。
死讯传开后,整个家族忙忙碌碌。哭天抹泪,村里来吊唁的人特别多。我守在灵堂里哭泣,奶奶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中一幕又一幕的呈现出来:奶奶高高瘦瘦的身躯由两只三寸多的小脚支撑着。然而,无论是田间粗话,还是纺织刺绣,样样都是一把好手。爷爷的四个兄弟分家后,全靠夫妇二人辛劳耕作、勤俭持家,不但继承了家业,还买田砌房。奶奶告诉我:“上代说过,一个儿子十亩田。我生了三个儿子,不置到三十亩田,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不苦怎么办?我最怕的事是挺着个大肚子在田里推乌头,小脚女人在烂泥里,真是站都站不稳。我生五个孩子,哪一个不是肚子疼得忍不住才进房!生下来后,自己咬断脐带,包包扎扎,再上床睡觉。所以取名字上家谱时,我说,就用咬字排名吧!生你叔叔正好过稻场,我在场上掼稻(手工脱稻粒),你爷爷和一个帮工从田里往场上挑稻把子,他们送两担,我掼好两担,就这样忙着,几个来回以后,你爷爷发现场上稻子没有掼完,他叫喊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