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爱之潜流 > 爱之潜流最新目录

第八章 开端(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出诊箱,扲住背带,以身体为圆心,手臂为半径原地转圈,高声呼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来打狼!”我不管有人无人,声嘶力竭地呼叫着。果然有两人扛着锄头钉耙前来相救,问:“狼呢?狼在哪里?”我双腿发软,用颤抖的手指着那边,说:“喏!喏!”小青年一看,叹息说:“唉!那是王家的一条狗!”“那,那,那尾巴怎么那么长?还拖着呢!”“那是狼狗,像狼不是狼,不咬人的,没有见过吧?”说话的人正是那天不要我看病的张长发,我羞愧难言,他转过脸对那个年轻人说:“国平!天暗下来了,你赶快把这个医院里的医生送到镇上。”“不,不好意思麻烦你们。”“有啥麻烦!你一个姑娘家跑到山洼子来给人看病多不容易!放在旧社会,八人大乔也抬不来!”经过刚才一场虚惊,仍然心有余悸,眼看天色已晚,我说:“谢谢谢你们!”便匆忙赶路,他儿子一直送到看见集镇就在眼前才肯回去,我内心的感激之情真难以言表。

经过一次次出诊的锻炼,我胆大了,山区的生活知识也丰富了,和男同志一样:身背药箱走千家,送医送药日夜忙。有一天,公社人民武装吴部长发烧,沈院长叫我出诊,我诊断为发热待查:上呼吸道感染?可是,青霉素用了两天,第三天病人体温仍然很高,吴部长对我的医疗水平产生了怀疑,他婉转地问:“张医生!沈院长在家吗?”我热情地回答:“在家,请沈院长来给你看看好吗?”“好。”我立刻请院长来会诊。

沈院长给病人仔细检查,又认真看了治疗记录,然后对病人说:“老吴!安心打针吃药,体温明天肯定会降下来,疾病痊愈总有个过程,俗话说,来时一大片,去时一条线。张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完全正确。你就放心养病吧!”“好,这就好。”吴部长如释重负。然而,在回医院的路上,院长悄悄教我再增加一种药,疗效会更好。这就是光明磊落、令人钦佩的好院长,他故意不让病人对自己产生技高一筹的感觉,来提高我的威信。而姚医生会以截然相反的方式来对待,他总是把病情说的很重,来显示自己有多么高超的医术。记得有个患儿低热、流鼻涕、打喷嚏一天一夜,前来就诊,检查:体温38度,咽喉充血,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其它阳性体征,我按照感冒用药治疗,并医嘱第二天来院测一次体温。不巧的是我出诊去了,姚医生给患儿测过体温,听听心肺,提高嗓门说:“孩子生的是肺炎,我给你配两针青霉素打打,不抓紧看,病就难回头了。”他滥用抗菌素,家长还要归功于他。

还有一次是姚医生对一个小儿肺炎的家属态度坚决地说:“孝肺子发炎,病情很重,我们这里恐怕看不好,你赶快到县医院去吧!”家属愁眉苦脸地说:“到县医院还不是一样看病吗!姚医生,就请你多费心吧!”他摇头摆手,又说:“不行!不行!病情太重,担当不起呀!”家长哀求道:“姚医生!到县城去,一来没有带用的东西;二来钱也不够,你就做做好事吧!”接着又苦苦哀求:“孩子病成这样,就是有个三长两短,也不能怪罪你,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啊!”姚医生转动着狡黠的目光,又皱起双眉,说:“看你们可怜巴巴的,我就先给孩子看起来再说吧0说在前头,我可不能担保。”“我不是说了吗,医生看得了病,看不了命,那个医生不是割股之心呢?”患儿的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中年农民,感激不尽地说完此话后,接过处方,抱着孩子去配药了。第二天复诊时,姚医生检查完毕,便故弄狡狯,哈哈一笑,高声高调地说:“好多了,比昨天好多了!不要紧了,再打两天针就好了。”事后,这位农民感恩戴德,逢人就讲:“还是姚医生有本事,我那个孩子,他都已经回我们了,没有办法,只好求他,他费心了,两针打下去,一夜功夫,病就回头了一大半!生姜还是老的辣呵!”姚更是沾沾自喜。

我虽然懂得他的诀窍,可我不愿效仿,我为那些被愚弄的农民感到悲哀,更加理解毛主席指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去!具有多么深远的意义。我接受了用乙胺嘧啶和伯胺喹啉八天根治疟疾的任务。这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艰巨,首先,摸底要正确,不遗漏一个病人,不仅是送药上门,还必须看服下肚。因为已经有报道:由于没能看服下肚,孩子把药当糖吃下而致命的事故。深感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懈怠,我怀着赤诚的心,翻山越岭,走家串户,不到两个月时间,胜利完成了任务,同时也使全公社的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我。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年代里,医生的权力还真不小,不仅可以开病假给人拿着工资休息,还可以开优待证明到供销社去购买糖和食油,然而,我从不滥用职权。沈院长更是起着表率作用,他由于长期战争岁月里饮食经常饱一餐,饿几顿,冷也吃,热也吃,患上严重的十二指肠溃疡,又有肺结核病史,还有脊椎骨外伤,才转业到地方。他自己非常清楚,结核菌是条件致病菌,需要营养来增强机体抵抗能力,可他从不到供销社去多买一两糖,不到粮管所去多买一两油。医生们都讲:“你事实有病,医院出证明为什么不可以?”“因为照顾的对象是肝炎和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而我不是,所以,不可以出证明。同志们的心意我领情了,三年自然灾荒,再加苏俢逼债,处处刁难我们,某些掌权人连斯大林的坟墓都敢掘,还有什么坏事干不出来?国家困难呀!再坚持一下,度过难关,什么都会有的。”院长的话感人肺腑,我更对他肃然起敬。

沈院长接到公社的一个电话后,对吴秀娟说:“公社分给医院一张买六尺人造棉的票,你去领来,大家研究一下,看看给谁恰当。”绝大多数同志都说:“张医生刚刚工作,衣衫单薄,给她做个棉袄面子吧!”还有人开玩笑说:“送给她做嫁衣吧!”谁知两天后吴秀娟回报说:“沈院长!李淑芳到公社去把票领走了。”“不象话9有没有组织纪律性?叫她退出来。”吴秀娟秀慢言慢语地说:“可能她已经买了布,今天带回常州去了。”我急忙走进药房,说:“沈院长!我不要,您千万别为这件事生气!你说过:再坚持一下,什么都会有的,我相信这一天的到来时间不会长。”

我知道大家都很困难,去年每人只发一尺六寸布票,只能做双新鞋,哪能做什么新衣服?在这困难时期,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凭票供应。春节到了,粮管所按原粮食计划每人每月二十八斤米面撘配,不再撘配大麦粉,半斤油,比供应量增加三两。供销社供应每人一斤猪肉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