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无人驾驶帝国 > 无人驾驶帝国最新目录

第二十章 擦眼泪与雨刮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能》,或者苏视《最强大脑》,来一场脑力风暴?

午饭之后,沈笑夫感觉头脑依然清醒,看来记忆胶囊还在发挥作用。

沈笑夫回到寝室,翻出一本英语阅读书,正好一边阅读、一边记忆。

哎,这篇《雨刮器的发明:灵感源于擦眼泪》的中英文对照文章,倒是有意思:

“早在十九世纪以前那个没有雨刷器的年代,

为了应对雨开车挡风玻璃模糊不清的尴尬,

有人用一种洋葱和胡萝卜的混合液体涂抹在玻璃上,但方法麻烦,气味又重,效果还不明显。

于是,在没有雨刷器的年代,人们在雨雪里摸索着前行,交通意外也频繁不断。

直到1902年,米国阿拉巴马州一位叫玛利·安德逊(MaryAnderson)的富家姐发明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雨刮器。

1902年冬季的某,玛利·安德逊在出席一个商业活动的路上突遇大雨,司机看不清前面的路,而且不得不一次次冒雨下车拿着抹布擦拭挡风玻璃上的雨水。

玛利很着急,训斥着司机快点开。

可就在司机加快速度拐过一个弯时,前方模糊间窜出来一个骑自行车的人。

等到看清时,司机慌忙猛打方向盘,结果躲闪不及撞在了一棵树上,玛利当场受伤,被送进医院。

想起此前父亲也因雨挡风玻璃模糊而遭遇车祸去世,这次自己又因此受伤住院,而且错失了一个重要的商业机会,玛利十分想解决这个让人痛恨的问题。

有一,邻床女孩收到了男友鲜花时感动落泪,并不停地用手绢擦眼泪。

玛利灵光一闪,从擦眼泪的动作中得到启发:

如果能在车玻璃上安装一个杆子操纵手绢,雨看不清道路的时候,司机操纵杆子擦一下,不就可以了吗?

玛利为这个想法兴奋不已。

出院后,她立即着手研究,一年后便发明了一个雨刮器,并装在了自己的车上。

这个发明很简单,就是把一块海绵绑在一根打孔穿过汽车玻璃的钢杆上。

雨开车,司机可以通过转动杠改方式,让紧贴在玻璃上的海绵擦雨水。

后来,玛利不断改进这种装置,并它命名为雨刮器,申请了发明专利。”

沈笑夫看得津津有味。

尽管有些英语单词比较陌生,尽管有些语法不太熟悉,好在是汉英对照,没啥问题。

这真是赚翻了,既记隶词,又增进了阅读理解知识,而且还收获了驾驶学科知识!

一举几得啊!

从中午12:40一直看到下午1:40,终于累了,才放下手中的书,打算眯一会儿。

刚眯上眼睛,眼前显示屏横空出世,最新的驾驶学科奥赛系统数据呈现:

学科:L1,

体能:L1,

情绪:L1,

任务:全身心准备中考

奖励:0

学科栏、奖励栏的背景发光,明这两栏发生了变化。其他栏目灰蒙蒙、静悄悄。

学科栏从114变为120,增加了6个点,看来是与驾驶学科相关的英语知识点带来的福利。

挺大的一波福利啊!

奖励栏恢复为“0”。

不知道下次能得到什么奖励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