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片。当然,这个行为本身确实间接也给了女班长经常占据第一的机会。
蒲素家一直是老蒲发了粮票和钱每天在外面买早点吃的。所以,不谈其他零用钱,蒲素光是几天没胃口不想吃早点,就能省出几毛钱。那时候,一毛钱都能买一小包零食。不像现在,地上有个一毛,大概都没人会去捡。
而且蒲家经常有阿嬢从桑海寄来的包裹,加上他假期去桑海带回来的零食,他的条件在同学里毫无疑问属于“富二代”。而他在阿嬢和老蒲的熏陶下,从小就不小气,舍得和酗伴分享,哪怕买一根冰棍,有时候自己就咬一口带赤豆的,其他全给同学分了。所以,一直以来他就比较有凝聚力。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只要他想交朋友,任何时期都有死党。不得不说,大方的喜欢分享的人确实很适合社交。愿不愿意是一回事,适不适合是另一码事。
这种情况下的蒲素,从小学开始凡是他看不惯的,他就会支使身边死党,采用不限于“故意踩一脚,引起纠纷,再进行殴打,最后劝架离开……”这种方式进行打击。
采用这种手段到不是怕人家报复,而是学校有纪律,明目张胆的殴打,把人家打哭了报告老师,后果比较严重。采用这种说不清楚谁对谁错的方式挑事,然后再用劝解的方式安抚,最终都没什么很坏的影响。最多互相厮打的当事人被叫到办公室,各自训斥一顿。至于孰是孰非,作为旁观者的蒲素他们在于老师进行调查时,自有一番说辞。
这么做对蒲素来说,在小学里愉快了几年,他转到二厂子弟小学以后,很快社会上迎来了教育改制。因为他是11月份的,属于小月份,在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分了六年制,他不幸被划归到了南州第一批六年制的范畴里,大概是八一年的时候。
但是在接近小学毕业的时候,他又迎来了自酿的苦果。子弟小学要考重点中学需要名额,一个学校整个年级就两个可以参考的名额。虽然摸底考试时蒲素发力,拿到了全年级第一,但是一句“发挥不稳定”,就剥夺了他的报考资格。原本属于他的名额,一个给了那个女班长,另一个给了隔壁班级校长的儿子。
女班长占了一个名额,蒲素没意见。但是那个校长的儿子,他就很不服气了。那个傻叉在蒲素看来一无是处,成天给他父亲打的哭爹喊妈,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后来,在88年六月份,已经在中专的蒲素带着他做了坏事,结果这个倒霉孩子被送进看守所一个月,蒲素自己毫发无伤,也算出了口恶气。)
最后女班长成功考进那个重点中学,而校长的儿子自然连水花都没有一个。这是在蒲素的世界,人生中第一次遭受不公的事件。进了中学后,在这个全市知名的垃圾学校,压根就没有一天想过要好好念书。从报到开始,一天都没有过!
进中学的第一天,蒲素就看到迥然于小学里的斗殴。在那种程度的斗殴面前,之前他在小学里的那种连过家家都不算。那一天,当看到砖头横飞,被打的一方爬墙逃跑被拉下来后,纷飞的半截砖打的他头破血流时,蒲素真的怂了。震惊程度无法用语言描述,那种惨烈场面是他之前无法想象的。
在那之前,他从没有想过小学和中学的差别有那么大。
还好,他楼下的邻居梁琦在初三。虽然梁琦只比他大一岁,但是人家五年制就从小学毕业进了中学,所以蒲素初一的时候,他已经初三了。梁琦那个班级是出名的痞子班级,虽然他本人不算太痞,但是他的同学里好几个都是出名的徐子,所以蒲素在中学里也算有些许靠山。
那个年代,家里兄弟多的占便宜。比如一家四五个兄弟的,老幺上面有三个哥哥,打架时候都不需要喊外人。况且,面对年龄小的,有一个大几岁的哥哥基本就是BOSS级别的存在,无敌碾压。
蒲素在这方面就很是吃亏,上面就一个姐姐蒲泓。而蒲泓是在某某中这种重点中学上学,也帮不了弟弟。中学和小学完全不一样,这里汇聚了所有生活区的适龄人渣。像蒲素这样的小调皮在这里简直就是小白兔。
相对蒲素要通过邻居梁琦的同学这种转弯抹角的关系有坏蛋罩着,他的同学里不少自己的亲哥哥就是鼎鼎大名的痞子。比如有一个排行老五的同学,脏的和猴子一样,但是他上面有四个哥哥,一个比一个牛叉。当时蒲素不知深浅和他互掐,结果人家和他说“有种放学别跑……”
当时蒲素嘴硬了几下,后来想想不放心,找到梁琦,通过喊了学校有名的小痞子夏飞放学带他一起出校门。结果夏飞被同学喊来的三哥拿着木棍,当场对着头抡了几棍子,然后就跪在一边吐了。
没错,当场就吐了。现在想应该是脑震荡,肯定不算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