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不会因为杀气腾腾的大清铁骑全速冲向他们,便会被立刻显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跑。
最后为组织严密,兵力被相对均匀地部署在一整条防线上,大致不会出现明显的漏洞,战术也相对较有章法。
蛮明部署在辽西一带的人马也具备类似的特征,只不过由于恐惧大清铁骑的战力,每每无法发挥火力上的优势,反而被弓马娴熟的八旗大兵屡次重创。
但是在京城内作战,便不存在恐惧的问题了。
阿哈尼堪发现他的人马越来越少,而对面的狗蛮子是越聚越多。
面对如此境地,天佑军与天助军的骑步兵都早就无心恋战了,能逃便逃,能降便降。
他们是来打顺风仗的,获胜之后便可分到大把的银子了。
可眼下风向部队,不光他们被狗蛮子杀得一败涂地,连八旗老爷们都顶不住了。
既然如此,为了保住自己的狗命,就别给大清卖命了,咱先把大清卖了再说!
好汉饶命!
大爷饶命!
英雄饶命!
这是三句最为“脍炙兵口”的保命词句,即便目不识丁的文盲**也能脱口而出。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了,再晚说一会儿,说不定就要下去说给阎王爷听了……
能追随八旗老爷死战的奴才兵是少数,能为大清赴死的奴才兵是极少数。
剩下的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主子让他们杀谁,他们就杀谁。
主子要是战殁了,他们正好可以投靠新主子。
跟着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为大清效力肯定是不对的。
投过去,尤其是大明王师重新崛起之后,大伙发现还是大明好,必须再投过来。
等蛮明又不行了,大清又压过蛮明一头了,咱再复投大清亦不迟嘛!
为大清效力是天命,为大明效力是义举,二者并不矛盾!
奴才兵都没啥立场,哪边最后能打赢,他们就为哪边效力。
原本九个牛录的奴才兵,再进攻受挫,又被反击的明军夹攻之后,连同死伤、逃跑、投降之人,总减员数量不下两千,甚至更多。
这等于给阿哈尼堪来了个釜底抽薪,光凭一千多悍不畏死的八旗兵,面对上万狗蛮子的围攻,根本就是独木难支。
可现在他说甚子内容,哪怕直接在战场上给奴才兵封王,人家也不愿意听了。
这年,头有命才是王,没命就是鬼!
五千大清天兵被包围在城内,外面没有援军帮衬,仅凭一己之力又无法尽快冲出去。
如此下去,就算勉强撑过今夜,战至翌日天命也还是难逃被明军围杀的下场。
奴才兵们虽然贪生怕死,可不少人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早就看出来,也想明白了。
今夜为大清战死,除了在关外有家眷之人,其余都是屁都捞不着。
为自己苟活下来,转过年为新主子立下战功,说不定还有银子可赚。
都说蛮明……大明太子在皇城里的银子高达七八千万两之巨。
能赏给他们这些新降之兵每人七八十两,大伙便心满意足了。
谁能让他们苟活下来,他们就为谁卖命。
谁能给他们赏钱,他们就为谁作战。
谁能给他们赏钱更多,他们就不会反水。
如此行径虽然好说不好听,但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回事。
无钱无粮,还要保证效忠天子,更要打胜仗,这不是痴人说梦么???
双方你来我往,一直杀至进入亥时(晚九点),随着主将阿哈尼堪被炮弹轰杀,八旗兵士气骤降。
趁此机会,骑兵第一旅、步兵第七旅、步兵第八旅以及从新城驰援过来的多路明军,一举围歼掉了残余近五百旗兵。
“这厮便是甲喇章京阿哈尼堪?”
“启禀将爷,正是!”
费了半天劲,就打死这么一个值钱,还是己部人马合力击毙的。
听说另外一个甲喇章京跟着许定国,跑到城外的东虏大营去了。
使得祖宽直接没了兴致,觉得人困马乏,便下令收兵撤退了。
具体怎么分这个战果,那就是剩下几位同僚的事情了。
他之前已经在内城捞够本了,有没有这厮的分成都无伤大雅。
第一旅能驰援过来,就是因为内城西部的战斗此前已经基本结束。
战果还在清点之中,预计最早得明天中午才能出来。
不过从遍地狗鞑子的尸体来看,是役至少是一次斩获上万的大捷,可谓史无前例。
自从萨尔浒一役以来,王师几乎每战必败。
仅有浑河血战给予了狗鞑子重创,宁远大捷击退了东虏大军。
此前双方历次交锋,将王师所得的战果累计起来,也没有是役斩获得多。
内城算一万,中城这边算五千,之前城外炮击与守城算五千,总计便是两万!
能击毙高达两万狗鞑子,其中有一半应该是真鞑子。
有海量的尸体为证,那这战果便不会掺杂水分了。
谁都无法质疑是役的战果,否则便可让他亲眼瞧瞧。
听说内城转危为安,入侵中城的敌军被歼灭大半,坐镇新城的次辅吴甡与兵部尚书王家彦这才如释重负。
之前得报东虏通过地洞入城,兵力不下万人,可是将他们二人给吓坏了,在新城这边如坐针毡。
派兵驰援内城,保护皇城安全的话,万一新城这边吃紧,甚至被东虏用声东击西之计给攻陷,那便是天大的罪过了。
太子殿下一直没有派人过来搬兵,他们只得先行派遣一千马卒驰援过去,而后又派了一千。
好在之后回来的人说暂时无需加派兵力了,太子殿下让他们继续固守新城,以防万一。
等日落之前,他们听说王师业已转入反攻,目前占据上风优势,城内的东虏已被包围。
再此之前,中城又出事了,许定国公然降清,引东虏入城,大有切断新城与老城联系之势。
吴甡与王家彦便商议命猛如虎所部先行出兵驰援蓟镇总督阎应元,依据战事发展而定随后应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