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奥林匹克 > 奥林匹克最新目录

第五回 射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哭墙就位于这个区,是犹太教最神圣的地方。

***区(MuslimQuarter):位于老城东部,包含着名的圆石清真寺(相传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处)。圆石清真寺与哭墙相邻,建在犹太教圣殿的遗址上,因此成为犹太人与***宗教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

亚美尼亚区(ArmenianQuarter):位于老城西南角,是最的一个区。

耶路撒冷最重要的也是引起重大争议的宗教圣地均位于此处:包括犹太教的西墙和圣殿山,***的圆顶清真寺(DomeoftheLock)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耶路撒冷名称的准确来源尚无法确定。在希伯来语中,Yelushalaim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yelusha(遗产)和shalom(和平)的合成词。

另一个比较普遍的解释是它将《圣经》里两个城市的名字结合在一起:耶布斯(Jebus)和撒冷(Salem,意“和平”)。撒冷这个地名出现在《创世纪》14章,是大祭司麦基洗德的住处,他为来到这里的亚伯拉罕祝福。耶路的意思是“基石”或者“城时,撒冷为和平,因而耶路撒冷影和平之城”之称。

在阿拉伯语中,耶路撒冷的名称意思是圣地,在词前加冠词成为,特指圣城耶路撒冷。同样的,意为房屋、住宅,意为神圣的(人)、圣洁的(人),两词合起来组成则特指圣城耶路撒冷,字面意思也是圣人之家即圣地。

耶路撒冷在希伯莱文中意为“和平之城”,阿拉伯语桨古茨”意为“圣城”。其最着名的是1公里见方的老城,其城墙高12米,有8座城门,分为基督、阿拉伯、犹太、亚美尼亚4个区,,是圣城中的圣城。考古发现显示,今的耶路撒冷的开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千年。关于该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前19世纪的埃及诅咒祷文和前14世纪的亚马拿泥版。根据《圣

阿拉伯人大学:耶路撒冷大学法学院图书馆》记载,在以色列人入住耶路撒冷之前,曾有许多民族-包括亚摩利人和赫人-在这里混居。当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时候,一支迦南部落——耶布斯人住在今耶路撒冷附近(称为耶布斯)。以色列饶犹大支派征服了耶路撒冷城,而由便雅悯支派占领该城,与住在城内的耶布斯人和平共存。

大约在前1000年,大卫王率领以色列人征服了该城,向南扩建了城市,并定都于此,并更改成今的名称Yelushalayim(耶路撒冷)。他把约柜迁到耶路撒冷,并为约柜建立会幕,他还想进一步建造圣殿,却被耶和华的先知拿单所阻止。

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

公元前13世纪菲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

公元前13世纪末希伯来人各部落迁入定居。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建立希伯来王国,后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外族都曾占领巴勒斯坦。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侵入,绝大部分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

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着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大卫的统治结束于前970年,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在《圣经·列王纪上》第五章至第六章记载,所罗门在即位后第四年开始,花费七年时间在城内建造邻一座圣殿。所罗门圣殿所在的地方是最后确知的约柜所在的地方,后来在犹太人历史中一直具有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对基督教也很重要),也是犹太人崇拜的焦点。

这座圣殿采用来自推罗(Tyle)的岩石及香柏建造,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礼拜地,并取代了其他地方的祭坛。到“第一圣殿期”末,这座圣殿成为全国唯一的宗教场所和朝圣的中心。

此后的400年(直到前586年所罗门圣殿被毁),后来称为第一圣殿时期。这一时期开始于所罗门去世(前930年),北方10个支派分裂出去,成立了以色列王国(首都位于撒马利亚)。在大卫和所罗门后裔的统治下,而耶路撒冷仍然是南方犹大王国的京城,长达300多年。前722年,亚述征服了北方的以色列王国。

前597年,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破耶路撒冷,年轻的国王约雅斤和大多数贵族均被掳到巴比伦囚禁。在西底家的领导下,耶路撒冷反抗巴比伦的占领,前586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占领并摧毁这座城市,城墙被毁,圣殿被焚,圣殿中大批的金银器皿则被带到巴比伦。

前538年,巴比伦之囚50年后,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灭亡巴比伦,允许犹太人回到犹太地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圣殿重建工程在前516年(大流士一世在位第六年),也就是第一圣殿被毁70年后完成。

接着,尼希米又重新修建耶路撒冷城墙,使城市又恢复了繁荣。此后600年间,犹太地先后是波斯、希腊和罗马的一个省份,耶路撒冷则是犹太省的首府。在罗马统治的前期,曾委任代理王大希律王进行统治。大希律王在位时扩建了圣殿。。公元6年,犹太地直接归属罗马统治。

公元70年,一次反抗罗马的起义失败后,罗马军队拆毁了圣殿(只剩下部分墙基,即西墙)。犹太人再次起义,最后在135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派兵包围并夺取了该市;作为惩罚措施,下令在希伯来历埃波月九日,即耶路撒冷遭巴比伦和罗马军兵两次攻陷的周年记念日(恰巧是同一日),将耶路撒冷彻底铲平,在原址新建罗马城市爱利亚加比多连(AeliaKapitolina),圣殿山上另建罗马神庙。

同时将所有犹太人赶出巴勒斯坦,禁止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居住。此后的5个世纪中,该市一直在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统治之下。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控制该市期间,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个基督教中心,建造了圣墓教堂。当时,虽然仍然禁止犹太人居住耶路撒冷,但他们已经开始在每年的埃波月九日来到西墙前哭泣。

在罗马帝国分裂后的拜占庭帝国统治下,这座城市在基督教势力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当时在宗教方面相对宽容,从5世纪开始,犹太人重新被允许住在耶路撒冷。

638年,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征服目标就是耶路撒冷。虽然《古兰经》中从

本章 共9页 / 第7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