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奥林匹克 > 奥林匹克最新目录

第五回 射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又是是基督教的圣地据传,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被其12门徒之一的犹大出卖后,被犹太祭祀长和守殿官并长老拿住,罗马帝国犹太省执政官彼拉多判无该死的罪后,迫于犹太民众和宗教人物的压力将耶稣钉死在耶城外的十字架上。《圣经》称,耶稣去耶路撒冷仅仅是遵照上帝的旨意,为救赎世人之罪而死。但他死后复活,40后升入堂,重又回到了上帝的身旁。耶路撒冷是耶稣一生中在最关键的时刻度过的地方。

对基督教来,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救世主。耶稣被钉死的受难地,最后一次晚餐餐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伦娜太后于公元335年巡游耶城时在耶稣墓地上建造的圣墓教堂等等,均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地。耶路撒冷自7世纪后又成为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教第三圣地。

相传***教创始人穆罕默德52岁时,在一个夜晚被使从梦中唤醒,骑上一匹银灰色人头牝马,追随使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脚登一块岩石,升上“七重”。在接受“启”后,于黎明返回麦加。用这块圣石萨赫莱阿拉伯语意为岩石命名的清真寺坐落在旧城东部锡安山台地上的26万平方米的圣殿区里。

该寺建于公元668-691年,结构严紧,色彩绚丽,造型美观。圣地南端有座建于公元709年的宏伟的阿克萨清真寺。“阿克萨”阿拉伯语为“极远的”意思,来源于传中的先知穆罕默德的那次神游。该寺的建筑风格比较独特,没有一般清真寺中所必备的宣礼塔。在***教寺院中,该寺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堪称第三大圣寺。

“耶路撒冷”在希伯莱语中意为“和平之城”。它是巴勒斯坦地区的第一大都市,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多种文化与民族的聚集地。这里的建筑物集东西方建筑艺术之精华,具有跨越几个历史时代的建筑风格。众多的历史文物、宗教遗址和各种古迹,经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给耶城披上了浓厚神奇的宗教色彩,似乎这里的一石一砖一墙一柱都在向过往的游人诉着已逝去的久远年代的故事。

如今的耶路撒冷城有发达的工业、先进的医疗与科研机构。全国最大的高等学府、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和新建的博物馆也在耶城。除此之外,该城还有很多珍禽异兽的动物园、自然保持区和面积达800公顷的林区等。与庄严肃穆的圣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繁华的商业区,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于街道两旁的商店橱窗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观光客。

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是一座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城市,是充满神秘、令人屡发幽思的城市,但愿它随着中东和平进程的步伐,克服争执,成为名副其实的和平之城。

商品交易所出售谷类。

我们又趁着夜色离开了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19日22点,离开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港。”。

进入上方附近的港口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北纬33度,东经35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2年12月20日20点,到达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

贝鲁特港也是奥斯曼同盟港口,我们在白不能入港,就趁着夜色潜入港口。在港口附近的饭店用过晚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顺便打听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下落,但是仍然没有打听到费罗公爵的公子乔治的消息。

贝鲁特,黎巴嫩首都。位于地中海边狭长的平原上,背依连绵起伏的黎巴嫩山,既是地中海东岸最大的优良海港,又是黎巴嫩共和国的重要门户和货物集散地;既是中近东商业、交通、金融和文化中心,又是东西方的连结点和出入中东的大门。贝鲁特以它那精美的建筑艺术,绚丽的自然风光和闻名的历史古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贝鲁特(Beirut)最初的名称叫阿什特里特,其意为爱和美的女神,后来改称为贝鲁特。“贝鲁特”在古叙利亚语、腓尼基语和希伯莱语中,是“多井之城”的意思,这是因为该城是古代居民在一片不毛之地、水源缺乏的地方建城的。

当时为了解决饮用和灌溉农田用水问题,人们在沿城墙边缘地带挖掘了许多水井,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称这个地方为“贝鲁特”,最后终于取代了“阿什特里特”这个名字。在贝鲁特市内仍可以看见一些古井的遗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