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奥林匹克 > 奥林匹克最新目录

第七回 帮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些美丽的建筑本身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都是东西方交汇点的生动见证。在古代东方博物馆展有苏美尔饶头像、巴比伦饶瓦器、亚述饶浮雕等,这些都是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和亚细亚地区各民族史前时期的文物。在考古博物馆有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文物,其中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巨大石棺,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艺术的杰作。在考拉教堂,有大量关于圣母、基督和使徒的壁画,是拜占廷艺术的代表作。

在苏莱曼尼耶清真寺,雕梁画栋、镂金刻银,有许多奥斯曼时期的艺术珍品。在市内西岸旧城区里,历代各帝国时期遗留下的石砌古堡、城垣、塔楼、渡槽随处可见。伊斯坦布尔在其存在的历史之中曾拥有过很多个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都是受该市统治者的文化、语言和宗教所影响。

而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士坦堡这些旧名现时仍然是某些国家活跃使用的名称。除这些名字之外,伊斯坦布尔亦曾被称为“新罗马”或“第二罗马”,因为罗马帝国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代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城建立了罗马帝国的纯正基督教首都,以抗衡仍有大量异教徒充斥的罗马城。

伊斯坦布尔亦别名“七座山丘的城时,因为该市的老城是由君士坦丁建于七座山丘上,以与罗马的七座山丘相映衬。这七座山丘在市徽内以七座清真寺代表,每座山上一座。由于伊斯坦布尔在整个中世纪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和丰厚的财富,所以伊斯坦布尔的另一个别名是VasileousaPolis(“众城市的女王”)。中文译名方面,大陆官方以音译为“伊斯坦布尔”,港台则采半音半意,译为“伊斯坦堡”。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之时,城内几无人烟,穆罕默德二世从其他被征服的地区如伯罗奔尼撒半岛、萨洛尼卡和希

腊诸岛上迁来居民,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其他拜占庭建筑改为清真寺。希腊牧首的职位予以保留,但迁入帕马卡里斯圣母教堂,即费特希耶清真寺,后来又将长驻地设在费内尔区,苏丹在现为伊斯坦布尔大学校址上建造旧王宫,现已不存。

稍后苏丹又建立托普卡珀宫,现为博物馆。他还在金角湾顶端建造埃干普清真寺,在圣使徒长方形教堂旧址上建造法蒂玛清真寺。1457年,奥斯曼帝国都城从阿德里安堡迁至此城。

穆罕默德二世之后,伊斯坦布尔经历了长期的和平发展,中间只受到地震、火灾和流行病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历代苏丹和大臣致力于建造喷泉、清真寺、宫殿和慈善基金会等,城市外观完全改变。土耳其建筑物的兴建在苏莱曼一世在位时达到最辉煌的阶段。伟大的建筑师米玛·希南的作品点缀了这个城市的空线。土耳其北部、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属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内陆及东部地区温带大陆型气候明显,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酷寒。

着名景观包括托普卡匹皇宫,苏雷曼尼亚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蓝色清真寺,考古博物馆,卡里耶博物馆,多马巴切皇宫,地下宫殿,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贝勒贝伊宫。

圣索菲亚大教堂(希腊语:?γ?αΣοφ?α,英语:HolyWisdom,SanctaSophia;拉丁语:SanctaSapientia;土耳其语:Ayasofya)是位于现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建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长历史,因其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

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其拉丁语名称则为SanctaSophia,希腊语全名是“Να??τ???γ?α?το?Θεο?Σοφ?α?”,解作“上帝圣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基督教神学里的耶稣。大教堂称为“圣索菲亚”(?γ?αΣοφ?α),是特别献给主圣智的那一位,即圣三中的圣言。这种对耶稣的称呼可能源自保禄从(保罗)对基督的描绘,“基督却是主的德能和主的圣智Σοφ?α”。

在该教堂伫立的地点曾经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的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

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首建,532年查士丁尼一世续建。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占领,被改建成为***教的清真寺,现为博物馆。

圣索菲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自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菲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敬拜安拉的清真寺。如今,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阿索菲亚博物馆。

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被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AyasofyaMuzesi。圣索菲亚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帝建造,6世纪中又由查士丁尼Justinian大帝再建,教堂主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前厅有600多平方米,中央大厅则达5000多平方米。巨大的圆顶直径达33米,离地高55米。1975年,政府拨款对教堂进行全面修复。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还将钟铃、祭坛、圣幛、祭典用的器皿移去,用灰泥覆盖基督教镶嵌画。日后又逐渐加上了一些***建筑,如米哈拉布、敏拜尔及外面的四座叫拜楼。

大教堂藏有大量圣物,当中以一个15米(49英尺)高的银圣幛最具特色,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圣座,在将近千年的时间里都是正教会的焦点。1054年,枢机穆瓦延穆捷的亨伯特(HumbertofMourmoutiers)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祭坛将牧首米恰尔一世·色路拉里乌(MichaelICerularius)逐出教会,该事件被视为东西教会分裂的开端。

随着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1934年该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义。1935年2月1日,这座建筑重新以博物馆的身份对世人开放。

作为接近500年来伊斯坦布尔最重

本章 共9页 / 第4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