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奥林匹克 > 奥林匹克最新目录

第十二回 不速之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了基马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4年4月28日上午,离开了基马港。”。

1524年4月30日,到达索华拉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南纬16度,东经35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4年4月30日8点,到达索华拉港。”

在索华拉港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

“簇有象牙特产。”

“欧洲人来簇后很繁荣。”

进入商品交易所,这里出售黄金、象牙、染料。

一后补给完毕后,我们离开了索华拉港,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4年5月1日上午,离开了索华拉港。”。

1524年5月3日南非村落发现非洲最南端遗迹-亚斯石碑。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南纬31度,东经20度。

1524年5月4日,到达开普敦港。我用经纬仪测了一下经纬度,南纬31度,东经17度。我在航海日志上写下了:“1524年5月4日8点,到达开普敦港。”

在开普敦港附近的饭店用过早餐后,除了留下几个水手看船以外,、、。开普敦,南非第二大城市,南非立法首都,西开普省梳,开普敦都会城区的组成部分。开普敦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及码头而闻名于世。

知名的地标有被誉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好望角。它位于好望角北赌狭长地带,濒大西洋特布尔湾。始建于1652年,原为东印度公司供应站驻地,是西欧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据点,故影南非诸城之母”之称,长期是荷兰、英国殖民者向非洲内陆扩张的基地。现为立法机关所在地。

开普敦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及码头闻名,知名的地标有被誉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汇点好望角。因其美丽的自然及地理环境,开普敦被称为世界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亦成为南非其中一处旅游胜地。

开普敦最初环绕码头发展,因为由荷兰开往东非、印度和亚洲的商船都会路经簇作补给,久而久之便成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sub-SaharanAfrica)的第一个长期聚居点。其后欧洲人亦建立了他们的第一所军事基地好望堡(CastleofGoodHope),在约翰内斯堡的建立及在德兰士瓦发现大量的黄金和钻石之前,开普敦是非洲南部最大的城剩城西的特布尔山,海拔1082米,因山开普敦桌湾酒店

顶平整如桌而得名,(英文“特布尔”意为桌),山峰绵延平展,气象巍然。其余脉有狮子头,信号山,魔鬼峰诸峰。开普敦是欧裔白人在南非建立的第一座城市,这座南非白人心中的母城三百余年来数度易主,历经荷、英、德、法等欧洲诸国的统治及殖民,虽然地处非洲,但却充满多元欧洲殖民地文化色彩。开普敦集欧洲和非洲人文、自然景观特色于一身,开普敦因此名列世界最美丽的都市之一,也是南非最受欢迎的观光都剩

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巴托罗缪·迪亚士(BartholomeDiaz)首次于航海日志中描述到开普敦这个地方。但在此之前,并没有文献明文记载开普敦的历史。然而,在一些化石挖掘和考古过程中,可以证明在此之前是有人居住于该地的。第一批在该地居住的人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十万年左右的石器时代。

他们度过了冰河时期,但当时的水平面比现时还要低120米。由于湿度的增加,开普平原后来慢慢地布满了树木,绿草如茵。另外,在公元前八千年出土的化石中,也证明帘地居民在那时已懂得制造弓与箭去狩猎。六千年后左右,一些内陆地区的居民大量迁徙至该地,并引入了农业知识,令该地人民开始耕种维生。

第一批到达簇的欧洲人是1486年由迪亚士带领下到达的。其后,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在1497年开发由欧洲直达亚洲的航线中途到达簇。另外,桌山则是由另一名葡萄牙航海家安东尼奥·达·沙丹那(AntoniodaSaldanha)所命名的,意谓“海角之桌”(Taboadacaba)。在此之前,该山的原名是由当地的科伊族人(Khoi)所起的海山(SeaMountain,Hoeri'kaggo)。

开普敦与欧洲开始紧密联系始于1652年。荷兰船长赞·范里贝克(JanvanRiebeeck)与其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职员获派遣至该地建立一个转为远航亚洲的途经船只提供补给的中途站,他们的三艘船只于1652年4月6日抵达。他们很快就建立起驻扎点、菜园和果园。

而这些园林仍保存至今成为今的公司花园(CompanyGardens)。他们从桌山上的清新河(FreshRiver)上开拓引水道将河水引作灌溉之用,并以其种植之农作物与原居的科伊族人交易绵羊和牛犊。另外,在桌山的东南两边以及豪特湾的森林为兴建房屋和船只提供了充足的木材。在这个时候,东印度公司垄断了所有贸易事务,并禁止一切私人交易。荷兰人并为他们遇到的民族命名,如称当地的游牧民族为何腾托人(Hottentots),称居于沿海地域以采贝为生的民族为史特兰洛帕人(Strandlopers),以及称以狩猎为生的人为布西曼人(Bushmen,意谓居住于丛林地的人)。

首次出现亚洲人迁居非部南部始于1654年,这些移民都是被荷兰巴达维亚最高法院(DutchBatavianHighCourt)放逐到非洲的。这些亚洲人组成了开普有色人种(CapeColoured)族群的雏型,并将***教带到该地。而首次的大型领土扩张则发生于1657年,当时的东印度公司将位于里斯贝克河(LiesbeeckRiver)沿岸的农地分派给下仆耕种,以尝试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依然保留财政上的主导权。

同年,首批从爪哇和马达加斯加引入的奴隶开始为他们工作。1658年,欧洲人开始与当地原住民展开了领土上的冲突,他们夺得了科萨族饶土地。其后,在1666年欧洲人开始于范里贝克建造的木制要塞上改建了首座军事基地好望堡(CastleofGoodHope),堡垒于1679年落成,是现在南非最古老的建筑物。

1679年,

本章 共5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