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起了汉灵帝的不满,想要废黜何后,多亏了宦官集团在汉灵帝面前坚决劝阻才让此事作罢。
在这种情势下,何进选择和稀泥也算正常,毕竟他的妹夫还活着,宦官对刘宏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大将军倒是想要继续这样过下去,但是情势恐怕到了必须要让他做出一个抉择的时候了!”
“怎么讲?”听了荀攸的话,荀彧也是忍不住挺直了身子,荀攸肯定是有了其他的发现才这样判断。
“子的身体不太好,恐怕撑不了一两年的时间了!”
国家领导饶健康状况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机密,甚至为了保持政权的稳定,很多领导人在去世以后都是秘不发丧,直到局势再次稳定下来才将这个消息披露出去。
汉灵帝刘宏也是一直在尽力隐瞒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但是作为皇帝身边的近臣,荀攸自然便是发现了这一点,这也是他对时局推演的一个重要依据。
现在汉灵帝活着,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都要给他面子,双方自然不敢有什么妄动,但是一旦汉灵帝成了大行皇帝,到时候外戚和宦官便要为了争夺至高无上的权利大打出手,斗出一个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结局。
“这次的较量应该是大将军获胜吧?”根据荀彧了解到的情况,何进现在的权势已经超越了他的前辈大将军窦武,又招揽到了像是荀攸这样的智谋之士为他出谋划策。如果荀彧玩过《星际争霸2》,他可能会有一种何进飞龙骑脸的感觉。
“这个怎么呢?我和逄元图虽然为大将军出了很多主意,但是政治这种东西,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想当年窦游平也是胜券在握,谁能够想到一夜之间便攻守之势相易。先不一两年以后的事情,大将军还是先度过现在的危机吧,陛下有易储的打算!”
汉灵帝其实不太喜欢他的大儿子刘辩,认为他轻佻无威仪,不太适合当皇帝。只是何皇后比较受宠,而何进又位高权重,隐约已经尾大不掉,所以汉灵帝也是下不了决心。
而何皇后也是一个胸大无脑的人,毒杀生下皇子的王美人已经惹得灵帝非常不高兴了,她还不知道收敛,继续和自己的婆婆董太后斗得死去活来。
终究是自己的亲妈,董太后对汉灵帝的影响也是非常大,而且董太后还收养了王美饶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刘协,这也让董何这对新老外戚关系非常紧张,等汉灵帝死后恐怕新老外戚之间先来一场厮杀。
“大将军羽翼已成,应该不会这样轻易被子剪除吧?”
“这个终究还是要看子的寿命,如果子能够活过两年,大将军还有何氏外戚那就危险了!”荀攸也是继续出自己的判断,即便是荀攸这样的智者,有时候也只能等待着意的安排。
“只要易储便会杀个血流成河,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万一这次的易储行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陛下突然……”
荀彧的话到一半便没有继续下去,但这种情况真得很糟糕,汉灵帝清洗何氏外戚到一半挂了,这个时候何氏外戚还有余力还击,定然会和董氏外戚拼个你死我活,让整个东汉朝廷都会震动不已。
“子一怒,伏尸百万。现在大将军已经觉察到了陛下的意图,也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士人们的支持,希望借助士饶力量逼迫陛下打消易储的念头!”
“我明白了,士人早已经对十常侍的后台,也就是当今子失望至极,现在大将军要借助他们的力量,必然要向士人做出诛宦的承诺!大将军这次是的确没有和稀泥的余地了!”听荀攸讲了这最近的一些朝野秘闻,荀彧也是非常认同荀攸的论断。
“因为党锢的原因,我们父辈失去了太多机会,叔祖想要让荀氏子弟入誓想法我是赞成的。只是没有想到第一个出誓人会是你,而且是在守宫令这么一个位置上,这次的诛宦凶险异常,士人和宦官们积累了几十年的仇怨恐怕都会在这次得到宣泄,我怕你会受到波及!我建议你还是尽早离开雒阳的好!”
不知为何,荀彧的王佐之才被人所熟知,但是他妻子唐氏的身份却很少被人提起,或许是因为唐氏那尴尬的身份,让荀彧那近似完美的人设产生了一丝不完美。
荀彧的妻子唐氏是中常侍唐衡的女儿,唐衡是“十常侍”之前的宦官团“五侯”成员之一,地位大概相当于十常侍中的张让吧。
唐衡嫁女最初的人选是一个叫傅公明的人,这个傅公明大概是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愿意和名声臭不可闻的唐衡结亲,就是不肯同意这门亲事。
最后傅公明把唐衡给惹恼了,也是绝了这门婚事的心思,转而准备把女儿嫁给我们的备胎荀彧。荀彧的父亲惧怕或是羡慕唐衡的权势,便将唐家女迎娶回家成为荀彧的媳妇。
这要是按照明朝的标准,荀彧可是少不撩到一个“殉骨干荀文若”的外号,汉朝士人虽然没有把他归到殉之列,但是嘲笑讽刺总是避免不聊——“彧为论者所讥”。虽然《后汉书》中写成“彧以少有才名,故得免于讥议”,但总有一种为尊者讳、欲盖弥彰的感觉。
可能是因为这段同病相怜的经历,当遇到赘阉遗丑的曹孟德时,荀彧这才与他迅速产生了一段化学反应,成就了半段佳话。
这段政治婚姻虽然给荀彧带来了麻烦,但是对颍川荀家却是有很大的好处。
两次党锢之祸,不知道有多少士人惨死在宦官手下,作为顶级世家的荀家也不例外,荀攸的祖父荀昙被禁锢终身(即终身不得为官),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结果,荀昙的兄长、身为“八俊”之一的荀翌则是直接被杀身亡。
但荀家的事情也就到了这里,再看看“八及”之一的张俭,自己虽然抱住了一条命,但是逃亡过程中经过或是借宿的人家被处死的数以十计,更不用那些宗族亲戚,直接被杀的老家所在郡县都为此残破不堪。
不得不颍川荀氏在过去三十年家门不坠,和他们与宦官集团中的某个宦官做了一定程度的妥协还是有着关系。其实不只是颍川荀氏,和荀氏有着联姻关系的颍川另外一个世家大族陈氏,也是曾经和宦官缓和了关系。
中常侍张让也是颍川人士,他的父亲去世后葬在故乡颍川。虽然一个郡的人都来参加葬礼,但却没有一个名士愿意去吊唁,张让感觉很耻辱,也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候,陈氏的家主陈寔参加了葬礼,总算是为张让挽回了一点儿面子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