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 > 三国之宜禄立志传最新目录

第二十七章 蔡琰的谜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可是这次就在女儿完的一瞬间,秦谊便沾着酒水在桌子上面写了四个字,也就是在蔡琰出谜语的同时,秦谊便把这个谜语给解了出来,这个反应也实在太快了一些。

不只是蔡邕,有些不太相信秦谊能够这么快猜出谜语的蔡琰也是忍不住凑了过去,赫然发现秦谊沾着酒水写出来的四个字便是这个字谜的答案“绝妙好辞”。

“文合果然才思敏捷,蔡琰这下子心服口服了!”蔡琰的确有点儿瞧不上秦谊,总觉得这人钻营投机,拿着提琴过来献宝就是看中了父亲的名望,把父亲当成了自己前进路上的踏脚石。

但是随着秦谊表现出了自己惊饶算学才能,又极速解开了自己的谜语,也是让蔡琰不得不服,甚至产生了一种钦佩之情,这还是蔡琰第一次见到一个才华如此接近父亲的人。

虽然还是觉得秦谊找父亲是别有用心,但现在是一个大才子因为出身边鄙没有出路才找到的父亲,和原先带给蔡琰的感觉完全不同。

尤其是秦谊的相貌还是非常好,更是给秦谊加分不少。之前蔡琰可是并没有觉得秦谊有多好看,毕竟整守着自己的大帅哥老爸,能让蔡琰看到心中的帅哥少之又少。

但是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某个哥们曾经过,鲜花还要绿叶衬,今到场的几个中青年里,王粲是个丑八怪,刘表曾经想把自己的妹妹嫁给王粲,最后就是因为王粲相貌丑陋作罢;曹操同志是个老丑八怪,身高一米五体重一百五,又长了一对色眯眯的眼睛,也难怪会找人捉刀,人妻曹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至于杨修,虽然相貌不错,但是蔡琰因为父辈的关系和杨修非常熟悉,对他的了解远超其他人,也是非常讨厌杨修那恃才傲物的性格,比起秦谊劝勉王粲的谦逊差了不知道多少。

于是在这三朵绿叶的衬托之下,蔡琰发现眼前这个秦谊越发顺眼起来,终于从心中认可了这个师弟。

而随着蔡琰的这番话,整个厅堂中也是一片哗然,也就是秦谊几乎是没有间隔的便猜出了蔡邕的谜语,而此时此刻,还有多人没有一点儿思路。

“昭姬谬赞了,我只是偶有所得,其实并不擅长这个!而且我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下,这些文字游戏用处也不大,还不如算学来得有用!”看着一直以来都不怎么搭理自己的世界主动向自己话,秦谊也是赶紧站起身来解释道。

而听了秦谊的这番解释,蔡琰对秦谊这种不骄不躁的大将之风更是心生敬佩,只是如果她知道此时秦谊的想法恐怕只会给秦谊竖一根中指。

现在秦谊其实也是心虚得很,生怕蔡琰再出一个谜语,然后他就露馅了,索性谦虚一下吧,我水平就是不行,这次能够猜出来纯粹是意外,你们以后再玩这种文字游戏也别找我,我看不上这种把戏。

原来能够迅速猜测出蔡琰出的题目,根本就不是秦谊才思敏捷,而是因为他一早便知道这个谜语的答案。作为一个穿越者,当听到蔡琰的谜语时,他差点儿笑出猪脚来。

秦谊上一世上初中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做《杨修之死》,讲得就是在座的曹操和杨修的故事。

当时学校里面还给学生配了一套配合语文教材的课外读物,在秦谊看来,那套课外读物还是很有水平的,与语文课本的上每篇课文能够一一对应,要么是同一个作家的作品,要么是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文章,要么干脆是唱反调的文章。

而对应《杨修之死》的文章便叫做《绝妙好辞》,这篇《绝妙好辞》和《杨修之死》一样,也是节选自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也是曹操和杨修。

讲得是曹操西征汉中的时候,偶遇从匈奴赎回来的蔡文姬,然后在曹娥碑上见到了蔡邕留下的一个四字字谜,杨修当时便猜出来了,而曹操却是走了三里路之后才反应过来。

这篇文章算是杨修之死的前戏,看的秦谊啧啧称奇,同时也是把“绝妙好辞”这四个字给记了下来。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网络,秦谊看书看得也多了,这才知道这个故事最早是出在南北朝时期的《世新语》,讲得是曹操和杨修来到吴地,看到曹娥碑上面蔡邕留下的谜语,杨修还是当时便猜出来,但曹操是离开三十里之后才猜出来。

当时秦谊便觉得这个故事是伪造的,因为和终生没有迈进合肥半步的孙十万一样,曹操也没有到过吴地。所以罗贯中在引用《世新语》上的这个故事时,将发生地嫁接到了蔡文姬所居住的蓝田县,算是圆了一个BUG。

只是秦谊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谜语竟然被蔡琰给提了出来,看来《世新语》上面的内容并非是完全虚构,还是有着一定的历史的根据,可能在传播过程中把一些细节给记错了。于是乎本着过期不候的秦谊脑袋一热,便在蔡琰这个美女面前再次装了一个逼。

听完秦谊和蔡琰的这段对话,杨修脸上也是有些发烫,因为他最擅长猜谜语,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结果秦谊却这种东西没什么用处,简直是在故意削他的面子,也就是秦谊比他要早想出答案,要不然杨修非要找秦谊理论一番,这种无可奈何的感觉让杨修非常不爽。

也就在杨修在那里生闷气的时候,边让也是用酒水沾着在桌子上面写了四个字,看到这一幕之后杨修这才静下心来继续思考问题。

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写成字是好;齑臼,受辛之器(盛纳五辛的器具),于字为辤(辞)。虽然受了秦谊一点儿影响,分散了注意力,杨修不一会儿便也是把“绝妙好辞”四个字写在了桌子上,只是已经成邻三个猜出答案的人来。

又过了片刻之后,王粲和孔融也是先后在桌子上面写下了答案,王匡冥思狂想了半之后也是没想出答案,站起身来朝秦谊桌子上看了一下,这才若有所思得坐了回去。

而单飏也是拉了一下蔡邕的衣角,这个谜语的发明人也是随手在他手心上面写了四个字,然后单飏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昭姬,我不太擅长这个,只猜出来前面三个字来,不想猜了,你公布答案吧!”马日磾在那里想了片刻,仍然没有全部猜出来,最后只好弃权道。

“稍等一下,请我再思索片刻!”正当蔡琰要公布答案的时候,曹操却是喝止了蔡琰的动作,依旧在那里思索着答案。

“那我们就吃饭吧!”看着自己的学生秦谊再下一城,蔡邕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