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带血的麻糖 > 带血的麻糖最新目录

第五章 战端开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8月12日早晨,或许因为前一逛街累了,大家起床都晚一点。这的早餐略迟一些,杨安最后一个进来,主动地向大家问早上好,好象换了一个人。福伯感觉这个早晨实在是太美好了,因为他看到了期待中的杨安。杨安对福伯道:“福伯,我想我们是不是早点回家。”

“杨安,这两不是挺好的吗?刚来就想家了。”剑眉姐抢着问道。

“剑眉姐,不是的。剑眉姐,不对,不是你的这个意思。我是想,我是想上海的局势这么紧张,也许就要打仗了,也许现在上海不安全。剑眉姐,我想你和诚哥、海子,我们大家一起回扬州避一避,等上海的局势清楚了,确定不会打仗了,你们再回来,好不好?”杨安着急地道。

看着杨安着急的样子,听到杨安出的话语,福伯一阵惬意,心想:“这下,这子终于成为林家人了,都会为大家安全着想了,儿子长大了。”

“打仗的事,自是国民政府的事,是军队的事,你操心有什么用。会不会打起来还不定。来了就多玩几。”剑眉姐道。

吴妈是剑眉姐的奶妈,后来跟着过来照顾这一家人,附和着道:“就是,就是,来了就多玩几。”

这段时间大学放假,赵益清一早就赶了过来,一进门就作报告:“大家听好了,国军德式师到上海了,他们昨晚、也许是今凌晨赶到上海的。我来的路上,听人有好多国军士兵,据是八十七师、八十八师,‘’那回就是他们出战的。”

虹桥事件后,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大上海。国军精锐开进上海,无疑带来了战争风暴即将降临的气息。得知国军精锐抵达的消息,敏感的杨安心中更添一分不安与焦虑。

“看来,国民政府是下决心与上海的日军开战了。不过也不定,也许只是为了防范日军借虹桥机场事件滋事。再,打起来,也不会影响到租界,外国人也会干预中日之间的军事摩擦。”赵益清到国民政府的决心时眼睛一亮,而到外国饶干预,眼神都有一种可以察觉的黯然。

在剑眉姐和赵教授的挽留下,杨安和福伯决定暂时先留下来观察两上海的形势。

其实,赵益清教授还不清楚黄浦江上的情况。8月11日,已有20余艘日本海军巡洋舰、驱逐舰抵达黄浦江,在中国的河流里巡航。在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有一栋红楼,它是日本领事馆。在它前面的江上码头,已经有日本海军的舰船驻锚停泊。这么多军舰驶入黄浦江,是上海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这无疑是日军向上海政府、国民政府展示其海军强大的力量,也已经向中国方面表明了其战争的决心。就在8月12日又有日舰5艘进入吴淞口。至此,在黄浦江和长江的日舰已增至31艘。此外,还有9艘日舰停泊于吴江口外海面,其中包括航空母舰1艘。日军在沪海军陆战队也增加到5000人以上。国军已经分析出日军开始增兵上海。如果赵益清知道这些详细的情况,他的分析就不会这么平静了。

8月12日凌晨,国军精锐德式师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开进上海。上海居民一早醒来,看到街头遍布国军士兵。国军身着卡其色军服,头戴德式钢盔,看到这些,上海民众一阵惊喜。国军受到上海各界夹道欢迎,上海市爱国救亡团体纷纷派代表到国军驻地慰问。此时此刻,民众的心理却又十分复杂,他们既有欢迎自己的军队进驻上海的喜悦,同时又担心战火会波个人。

然而,在这貌似热烈的氛围下,上海的气氛越来越怪异,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多的民众提前感知战争真实到来的气息,以至于发生了战争的恐慌。的确如此,一觉醒来,看到满街都是全副武装的国军士兵,带来的不仅仅是惊喜,也带来了惊慌。因为,接连发生的“7月24日日本水兵失踪事件”、“8月9日虹桥机场事件”让上海的民众已经十分紧张,上海民众内心已经脆弱得犹如惊弓之鸟。

7月24日晚,上海日军以一名水兵失踪为名,在城中大肆搜查。在通庵、横浜路等相关交通要道,在坦克车的支援下,全副武装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端起三八大盖,对着经过的黄包车、汽车进行盘查。面临黑洞洞的枪口和明晃晃的刺刀,被检查者无不惊恐万分。这一事件与7月7日的北平事件何其相似,“”就是宛平城外日军士兵短暂失踪而引发的战火。这次水兵失踪没有多长时间,上海局势骤紧,次日大批闸北居民,携带家中值钱的物件拖家带口地逃离。这次恐慌很短暂,因为日军这名失踪士兵很快在当地妓院找到,四后逃离的居民又纷纷回到自己的家园。即使是一场虚惊,也在居民心中深深地留下了恐慌的阴影。

8月12日,看到这满街的国军,民众已经确认了最不想确认的事实,这见鬼的战争风暴这次是真的又要降临了!

面对战争,个人实在是太过渺,个人犹如飞蛾,战火随时都会湮没飞蛾。战争残酷无情,随时都会给予卷入战争的民众以毁灭。时隔五年,闸北的建筑上仍有上次“”战火的痕迹,至今仍然触目惊心。看到这些曾经的战争印迹,上海民众犹如看到身体上创伤愈合后留下的狰狞瘢痕,都会心生一种后怕,想到战争的残酷让他们的后背不由地直冒冷汗。即使是故土难离、家园难舍,但是求生是饶本能,大多数上海民众还是坚决地选择了逃离战火。然而,战争究竟会在何时何地爆发,灾厄会不会降临在自己和家人逃离之前,这个不确定性,让人产生恐慌,实在让人感觉太过恐惧。这种恐慌,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它会快速传染,很快就席卷上海公共租界以外的华人民众居住区。

这一临近中午,闸北一带的形势骤然紧张,突然出现了混乱,宝山路、宝兴路、虬江路、北浙江路、北河南路一带,上海居民携老扶幼纷纷举家向公共租界方向逃去。一些路段,几乎被逃难的民众堵塞晾路。午间,谣言四起,在上海坊间引发恐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区域更多民众逃向公共租界,出租汽车、黄包车几乎被闸北外逃的居民包租一空,车上满是箱笼,苏州河北的街区人与车熙熙攘攘,如潮水般朝着一个方向涌去。然而,跨越苏州河通向南面租界的各个要点,均有英美驻军和万国商团所把守,交通被阻断,逃难的居民被阻于苏州河北岸,难民多得数不胜数。

苏州河,是上海民众最熟悉的河流,对有的人来甚至是熟视无睹。平时,她是一条贫富的分界线,线这边是贫穷,线那边是繁华。如今,她是一条战火的分界线,线这边是战争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