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王莽秉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声望,并笼络广大的儒生,在长安城南兴建辟雍、明堂,又为学者筑舍万区。博士弟子达一万余人,太学规模之大,实前所未樱武帝到王莽,还岁课博士弟子,入选的便可补官。
所谓五经博士,指的是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的士人。
汉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五经博士的学生们被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为50人,汉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能够维护统治的封建官僚,不过太学的行办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