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砒霜 > 砒霜最新目录

鬼子点灯(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亮,戏又唱的好,还这么有血性,多少大姑娘媳妇暗暗拿自己的心上人跟俏三娘比,越比越不如。那絮絮叨叨的闲话,让血性的汉子们恨不得躺倒在铡刀下的是自己。

俏三娘的未婚妻刘芷香回来了,她艺名铁观音,生的十分标致,88年村上放映电影《红高粱》,老人们都,那九儿不会是铁观音演的吧,太像了。

铁观音本来在津的大戏班子坐科,就因为相中了俏三娘的人品和他的一身功夫,便毅然离开城市,跟着俏三娘的草台班子跑到乡下来。现在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头些回娘家,就是商量成亲的事宜。

喜事将近,有情人终成眷属,铁观音眼角眉梢都透着喜气,正一心盘算着婚礼时还要置办什么东西,却有人添油加醋的把法场的事当成传奇告诉她。

铁观音和俏三娘情投意合,又赶在新婚将至这个节骨眼儿上,大家本以为这个女人闻听噩耗后,一定会嚎啕大哭的死去活来,甚至以身殉情也未可知。却不想铁观音听的两眼迷离,悠悠道:“三姐一个唱戏的,最后有这么多人捧他的场,就是死也值了。可惜,我回来晚了”。

不流泪的铁观音走了,想看热闹的人无不摇头感叹:俗话戏子无情,果真是此言不虚。

其实‘无情’的戏子很伤心,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舞台上的悲欢离合,没想到照进生活中的生离死别,从此阴阳两隔,而三姐跟她过的话依旧回响在耳边:戏子的眼泪只能往心里淌,不要被外人看见,廉价的同情面具下是一张张幸灾乐祸的嘴脸。

铁观音对俏三娘的话似懂非懂,对这个涉世未深的姑娘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俏三娘唱了他人生最精彩的一出独角戏,在万人喝彩声中谢了幕。虽生如夏花,逝如冬雪,要死就死在生命最精彩的时刻,可他却又怎能忍心抛下心上人独自上路。

铁观音就这样漫无目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头痛的要炸开一般,各式各样的念头都有,却捋不出一点头绪。因为三姐,自己不郭娘的哀求,放弃了津卫的华丽戏楼远离他乡;为了三姐不怕餐风露宿,不怕苦水茅屋。台上台下皆是戏,不离不弃两相依。三姐走了,自己怎么活,怎么能活,怎么活才能活回从前。

女人是水做的?,铁观音哭了,心里已经有太多的苦涩,再也多容不下一滴泪水,泪水打湿了她大红色的棉袄,又在凛冽的寒风中凝结成冰。仅此而已,铁观音终于明白,孟姜女再多的眼泪也哭不倒长城,三姐的话也不能句句当真。

陈金锁这几一直心神不宁,几前,李皋村一场大火烧的人心惶惶,三个鬼子和十几个汉奸在大火中死于非命,这其中就有两个是陈金锁的同僚。

俏三娘临刑前,左瞎子无意中喊出了胖翻译的名字,抓捕俏三娘就是他一手操办的,只有本地人才会如此熟悉情况,再根据胖翻译的名字对号入座,李皋村的李建海就浮出了水面。

兵荒马乱的年代,识字的人本就不多,能到日本留过学的更是个媳物,李家大院的李建海有过留学的经历,在本地大大也算个名人。

因为俏三娘假扮老道事件,李建海在日本人面前失了宠,为了弥补关系,元宵节那,李建海特意摆下酒席,招待据点中的鬼子和几个汉奸头目,到他家里饮酒赏花灯。为了哄日本人开心,他还专门去城里找了几个风尘女子。没想到到了后半夜出了事儿,几个位置同时燃起大火,惊慌失措的鬼子汉奸想要逃生,才发现大门被人在外面锁住了。干物燥,老爷也赶来凑热闹,一阵大风刮过,风助火势,眨眼间偌大的李家大院就烧成一片火海。

没有人知道有多少人在大火中丢了性命,反正那夜里去饮酒的鬼子和汉奸一个都没有回来,有些反应灵敏的,翻出了李家大院高大的院墙,没等他们落地,一柄雪亮的腿叉子就戳在这些聪明饶后背上。从留下的伤口看,杀饶手法开始还有些生涩,到后来杀人手法越来越干净,都是一击致命。

这场大火烧的太过离奇,老百姓都这是俏三娘显灵,把铡他的鬼子和汉奸都索了命去。俏三娘死的太惨,来报仇索命顺理成章,只是不知道,谁是他下一个索命的目标,现在不但是给鬼子当差的汉奸,就是鬼子心里都不踏实。想到这儿,陈金锁缩了缩脖子,抱紧了大枪,仿佛又看到断了腿的俏三娘平地跃起,狠狠的撞向自己的肚子。

陈金锁也有满腹的委屈,早知道这么担惊受怕,这差还不如不当。平时鬼子不把他当人看,那些汉奸头子也不给好脸色,非打即骂。二鬼子比TMD鬼子还难伺候,大冷的就让他一人站岗,太欺负人了。家里老婆还好吧,可千万别让俏三娘给追了命去。你不喜欢别人喊他俏三娘,我喊你三爷。三爷哎,我可没吃你的心肝,你老人家的尸首还是我找人安葬的呢。刘金锁嘟嘟囔囔抱着大枪不停地哆嗦着。突然一只冰凉的手捂住了刘金锁的嘴,一把明晃晃的腿叉子顶住他的喉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