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一番寒暄问候之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似乎她就是抱着这个打算来的。
于是,寂静的半野堂中,荡漾起一老一少一对忘年之交的笑声。
他们一同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和谐。
为着感谢柳如是的相慰之情,钱谦益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中为柳如是特筑一楼,并且亲临现场督工。仅以十天时间,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就建成了。
钱谦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便暗合柳如是的名字。
小楼落成之日,他还特写诗抒怀:“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钱谦益的一片深情,让柳如是感动不已。
她是一个历尽坎坷的女子,成名后虽然也有千人万人捧着,可无非都是逢场作戏,又有几人能付出真情呢?
钱谦益虽是花甲老人,可那份浓浓情意,比一般的少年公子要纯真的多;也许是同样尝过生命的苦涩,才有这种深切的相知相感吧!
感念之余,柳如是回赠了一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的诗: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碑;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