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道武仙侠录 > 道武仙侠录最新目录

第二十六章 九阳冲日 法体初现灵威 六蛟争宝 宝塔再显神通(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空乘是中原各宗得妖族将至的消息后,灵寺广开寺门,破格收录的僧众,至今修行几十年,也有御神境界,资质也算上乘。

“法师不用太谦。佛祖点化众生,不论蘑女、老、幼,不分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岂会单单落下法师?其中必有奥义,早晚会知分晓。”南无乡。

异象持续半刻,众僧人从意境中还神,个个欢喜。

这时,那大佛金像上金柱消散,那本才订成的经书一闪,落在南无乡手上。

南无乡又从头到尾翻阅一遍,见字里行间竟有风雷隐隐发作,更知不凡。唯有最后一页不同,透着一股凌厉清寒之气。将经书转交苦笑、苦行,二人竟乐得合不拢嘴。

李精微也一笑上前,与两位高僧行礼后,重提前往东海的事,不过事涉机密,项并未多言。

南无乡打了个口哨,一只红色大鸟从大佛金像背后闪出,至跟前时将翅膀拍了几拍,便化作拳头大,正是红儿。

依然停在南无乡肩头,南无乡道过谢意,告别苦笑、苦孝空乘和一寺僧众,这才放出飞舟,与黎明雪一起,邀李精微同上飞舟,往东海而去。

路上,南无乡讲缘由。

原来那日李精微遇见的两条蛟龙之中,那条黑蛟便是龙。

金道人带着他去东洲修行,偷偷的夺了不少妖丹,修为精进极快,以至如今,别族的内丹对他已经无效,唯有蛟龙以及那几种真龙血脉的内丹好用。

蛟龙虽是灵种,但没入道对龙也没用,入道的蛟龙也没那么多,何况鳞皇、蛟皇也是蛟龙之属,在妖族肆意捕杀蛟龙,无异于自寻死路。

龙便换了身份,混入蛟龙族中,这次回到中原,就是要趁两族交战之机,收集蛟龙的内丹。

那日看到李精微,立马被躲在七窍塔中的鱼莲认出。金道人也知道此人与南无乡关系莫逆,便与龙了,龙这才暗助一把。

李精微这三年一直在尾屿岛苦战。可前几日时,鱼莲用七窍塔护身,竟孤身潜入尾屿岛,找上了他。

鱼莲是南无乡送到人族的,当时李精微先行一步,又在东海重逢,李精微因而识得此女。直被惊出一身冷汗。

正两族交战的时候,若被别人发现,鱼莲性命难保,此一险也;岛上有地师府,灵寺,应书院三家法阵,竟被鱼莲偷偷潜入进来,此更是险中之险也。

忙问鱼莲所为何事。

鱼莲这才明,原来蛟皇在东海发现一座水府,还从里面跑出一位先。那人功力平平,但遁术不错,蛟皇追了数日无果。转而想到,先洞府必有重宝,何不趁自己追击此饶时候,将其洞府掏空,再埋伏上自己的人。等他卖个破绽,放此人返回洞府,再设法或杀或擒。

与鳞皇商议后,二人都想把这个机缘留给同族的后辈,就召来座下六位蛟王,准备闯水府。等他们得手,蛟皇再放开此人,鳞皇再设法避开人族的先和羽皇等人,合力擒拿这位先,立下妖族征西的第一场大功。

黎明雪听了一惊:“人族先?除了三大仙门,东海上还有先么?却不知是哪位先。”

“来此人与我有些渊源。”南无乡,此语倒令李精微一阵诧异,“东海以三大仙门为首,但灵岛却不止三处,另有一些门派或者散修栖居。不过海上凡人不多,有根脚的更少,除了三大仙门自创立开始,便是抵御妖族的先锋,可以随时在中原招收门人外,余下各宗都受到限制,难以光大。但偶尔也会出些厉害的人物,这位先曾到过地师府夺玄火炉,被地二阵所伤。我若不是运气好些,便死在那场事故中了。事后地师府百般寻访,知道此人是古苍弦。”

“古苍弦本是我门中人,行止有不端之处,师祖又觉得此人分奇高,遂只夺了他的法号,逐出书院,却并未废他修为。警告他改邪归正,将来或可重录门墙,若偏离正道,哪怕打开门,师祖也要在坐化之前,用钧剑斩他。”李精微话间颇觉可惜,“后来他果然打开门,且期间未再犯错,师祖正想再度接纳他,他却受人蛊惑,想用玄火炉抗衡钧剑,便不惧师祖惩罚了。这才跑到中州,铸下不可挽回的大错。”

“那我们此行,要直接去那处水府么?”黎明雪问。

“不。”李精微摇摇头,“鳞皇不在乎古苍弦的宝物,只在乎他本身。为了独占功劳,需要调开羽皇等人,为此要在尾屿岛发动一场大战。咱们先参与此战,南兄弟施展些本事,让妖族知道厉害。”

“这又为何?”黎明雪不解。

“自然是为后面的计划……”南无乡接着。

五日后,三人来到尾屿岛。遥遥一望,便见彩气霞岚连成一片,朦胧胧难见岛上面目。

等上梁,更见佛法庄严,几根山柱高耸,望之有兴叹之感;道法深沉,一条沟壑横亘,见者如临深渊。

中间夹着几座高峰,早被道术打穿,人族修士便在山腹之内,打坐修行,警戒妖族。

南无乡先拜访了禹大川并地师府的同门,又去谢过苦慈,最后在李精微的引荐下,见了其余几位应书院的前辈。

萧广仁见首不见尾,应书院主事的,是连李精微在内,并称应五常的五位修士。

五常是传承的名号,分掌应书院仁、义、礼、智、信五脉,李精微是五常之一,有智儒之称。其余四常是三男一女,都是与他平辈的师兄师妹。

应五脉各占一座山腹,几人相见处是李精微的地方。虽然只是一个山洞,却布置了许多明珠,只要一点光芒投下,整座山洞便被明珠照应,明朗不乏浩气。早有儒生奉上香茗,几人围坐在一处然的石台上相谈。

那四人各具特点,但都一身正气,卓然不群。南无乡与黎明雪辈分虽差,成就却不低,又名声早传,几人都甚为欢喜。

相谈正欢,忽有儒生通禀,有一僧一道求见。

引进过来,那道者竟是栾一萍。先与众人见过礼数,又将僧者介绍给南无乡和黎明雪:

“这位是般若寺的金相法师。”

那僧者穿着黄色僧袍,持着一柄丈许多高的佛杖,肤色古铜,竟比南无乡还高出半个脑袋。他与李精微等都是熟识,只与南无乡、黎明雪是初见。

但南无乡与黎明雪听过此人身份,已经猜出他的来意,一同上前道:

“金相师兄,有礼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