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任宁始终是一副慈爱的表情,句句都是和公子定推心置腹,搞得公子真以为老狐狸转性了,人老了智商也下降了。
“叔父切不可轻饶了这种小人,他们就是小人得志,靠商人行径骗了粮食,是为正人所不齿的,终究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任宁赞同的附和:“公子说的对,当时我就是这样想的,可,哎!可这件事说到底是我们没理,我等下人汇报完,什么气都被压回去了。”
“公子不知,在闵家新村,没有人是不能吃饱饭的,即便是奴隶,也是和主人一样的吃饭,甚至做工也是一样的拿钱,几乎就没有区别!”
见公子不相信的眼神,解释道:“所以这才是那个恶奴子青嚣张的原因。”
“我们和闵氏的交易用的是出力役的人,他们在国内干活需要自备干粮做工,去了闵家新村后,闵家负责他们的饭食,所以他们尝到了甜头,哪怕是背井离乡,也都愿意去做工。”
“不仅如此,他们在新村吃了好吃的,又见做工会给月俸,就把自己的亲朋好友喊了去做工,结果就出现了子青来我这质问的事,他要我把去他们新村的薛国人给领回来。你说说,气人不!”
怎么这样?国相说了和公子定预期相反的事情,他有点摸不到头绪。
“闵氏交易不就是为了要人帮他们做工嘛,现在去了做工的人,他们为什么还不要了?”
任宁再次附和:“是啊,我也是和公子想的一样啊!可那个可恶的子青,他不这样想啊,他愣是坚持让我去领人,我不去领人,他就赖在我这里不走。你说说,他们为啥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呢?”
这次的询问公子定回答不上来了,他是真的猜不透到底为什么!
任宁压根没指望公子定能回答出来,自顾自的说:“我憋的一肚子火发不出来,只好派人去闵家新村领人。可,可那些可恶的贱民不听召唤啊,他们宁愿死守在新村周围,也不愿意回来。”
“这件事说根到底,不过是闵家新村有免费的肉汤供应,即使不劳动也让喝。你知道的,闵氏的弓箭多,他们狩猎的猎物也多,那肉汤就不要钱的敞开供应,那帮贱民为了那口肉汤,死活不愿意回来。”
“要说也是,他们回来别说肉汤了,连喝水都困难,我们哪里有弓箭随便用于狩猎,更没有河渠四通八达。所以他们宁愿死都不回来,也是可以理解的。”
“舍人报给我的话说,那些庶民说‘死在新村还能做个撑死鬼,回家只能做饿死鬼。’你听听,听听,这都是什么话!”
“这样对峙下去不是事,负责领人的舍人不敢来硬的,怕那些人气急败坏生变,人连家都不愿意回了,还有什么能阻止他们的呢!他就和子青商量,能不能让他们暂时留下来,算是我们增加参与交易支付的人。”
“就这样,舍人哀求子青很久,他才算是退了一步,但他还是提出要求,要我们先把人领回来,等画押了新契约,才能再让人重新过去做工。这要求明显就是折腾人,人都已经在新村了,再让回来然后重新去,来来回回不是折腾人是什么!”
“可光我气愤没有用啊,那些贱民见可以去做工,情愿来回折腾,给我气的恨不得全砍了他们^他们这么不争气,没志气,一点也不给我薛国长脸!”
随着国相的讲述,公子定的一颗心落回肚子里。
这些事情他是第一次听说,完全颠覆了他之前的认识。之前他一直认为庶民会为了利益听从闵氏蛊惑,跑到闵氏的地盘做工。现在国相却告诉了他另一个真相,闵氏压根不愿意接受他们国家的庶民,为此不惜中止契约。
反过来反倒是他们,为了让闵氏多接受力役,使尽千方百计,甚至不惜恳求闵氏,闵氏才极不情愿的接纳。这,这怎么完全和他想的不一样啊!
任宁继续说:“这件事对我的震动很大,我让在新村负责监工的舍人,把新村里发生的事事无巨细的都汇报给我。看到的汇报多了,我才渐渐明白一点,为什么闵氏不要人!”
“这就是我前面说的,闵家新村没有人吃不饱肚子。闵氏的概念完全和我们不一样,他们让每一位闵家人都能吃饱饭,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不能多,人多了难免就出现贫富差距,就像我们薛国,有贵族有庶民,人有等级之分,奴隶们就不可能和主人吃的一样,出现了一些人饿肚子。”
“观念上的不同,造成我们认为对的事情,闵氏并不这样想。他们让给他们做工的力役,拿着他们给的月俸,换了粮食或者农具,回国种地盖房子,并不让那些人留在新村。甚至子青还说,他们可以教那些力役按照他们种地的办法种地,能够多打很多粮食。”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担心闵氏会抢走我们人口的原因,他们和我们想的不一样,他们不要我们的人,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面对国相的问话,公子定沉默了,他一直担心的事情并不存在,真相不是他设想的那些,他茫然不知怎么面对,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他感觉自己好像是没有什么疑问了,一直担心的事情从开始就不存在,国人再羡慕闵氏人吃的好、穿的好、物品好……对,他又想起来城门口那对母女!
“叔父,城外的砖瓦窑是怎么回事?他们建立这个是为了什么?”
这一次他的态度端正很多,不再带有对闵氏的抵触情绪,是真正的询问原因。
任宁感觉到公子定的变化,也耐心解释:“这个是我要求的,是我请他们专门来修建的。”
“我们的城墙是土砌的,不结实,又不高,仅仅是做个样子,防君子不防小人,没有安全可言。闵氏有砖,他们的砖不仅盖房,还用来修建城墙,建出来的城墙高大结实,如同壁垒,坚不可破。”
“砖的好出太多了,我们大量的需要,但问题是我们哪里有钱买他们的砖,经过和他们协商,我就请他们来我们薛城盖砖瓦窑,为我们做砖。我们出地出人,他们负责工匠技术,砖的收益五五分,这样我们不仅不需要出钱买砖,还能利用闵氏赚钱,一举几得。”
“薛城盖了砖窑之后,周边的几座城池也跟着盖了砖窑,都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不需出钱,只需出地出人,收益五五分。那几个邑的邑主对此是非常满意,我让他们拿出一成的收益给公中算是交税,他们没有任何异议便同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