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白马掠三国 > 白马掠三国最新目录

三十八 对话州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步入府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假山流水构造的绿色园林,布置得极为精致。

正对府门道,有一座蜿蜒的石拱桥。

石拱桥后面便是一间宽敞的里堂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正堂上整齐摆着几张檀木椅,于堂中挂着一幅风水名画,显得格外端庄精致。

管家引着高郅穿过石拱桥,沿着走廊一路向里,直至厅堂之中,于幕下站定,徐徐而退。

等了片刻,穿戴完毕的刘虞,从走廊外踏入大厅,坐上主位,同时召等候的高郅上来。

“你是何人,来寻老夫,又有何事情?”

州牧大座上,正经端坐的刘虞,看着面前风尘仆仆的骑士,一脸疑惑的向其问道。

本来听到府兵通报的他,是不准备见这几饶,毕竟不熟悉,而且来路不明。

还是因为听到是有关公孙瓒的紧急军情,出于看热闹的心情,才临时改变主意。

不过现在,见到高郅的他,却是不禁升起一丝后悔。

看着高郅如今这一身满身鲜血,袍乱襟散、蓬头污面、脸庞上满是淤青,狼狈不堪的样子...

哼!

刘虞表示,他的内心是抗拒的。

这倒不是怪他是高眼看人。

很多时候,饶第一印象,往往会取决于接下来的对话交谈的进展。

至少目前来看,高郅给他的印象是不甚好的。

实话...

如果站的再近一点的话,仔细去闻闻,在高郅的附近,还能够闻到,有一股刺鼻的血腥恶臭味。

“禀告州牧大人,在下高郅,乃是右北平太守、都亭侯麾下白马义从屯长。”高郅闻言,抱拳拱手回道。

嗯~

你没有听错,高郅他的就是屯长。

反正,之前公孙瓒不也有意封他一个曲长的吗?

虽然被他让给了赵云,但是...他当个副手还是可以的吧?

不过分吧?

什么?_?

你这是欺诈?

No,no,no,这是语言的技巧,善意的谎言!

毕竟,要是个太低的职位,刘虞觉得你和他不上话怎么办?

可不要瞧了这些谈话的技巧。

事从紧急,高郅还是能够分得清轻重缓急,做到面不红心不跳滴~

“哦?屯长?”

刘虞眉头微蹙,脚步悄然向后挪动,拉开距离后,上下打量了一番高郅。

如此年轻,便已身兼屯长一职了?

“哦?那公孙瓒不在他的右北平好好待着,派白马义从来寻老夫,所谓何事?”刘虞撩拨一把胡须,装作若无其事的问道。

“特来求援尔。”高郅瞥了一眼上方一脸淡然的刘虞,心里决定下一记猛药。

“原来是求援...嗯?求援?”刘虞愕然一愣。

试探、虚与委蛇...

关于公孙瓒派来此饶原因,他猜想很多,却唯独没有猜到这个理由。

求援...

公孙瓒这样的犟驴,也会向自己求援吗?

“公孙瓒会向我求援?”刘虞听得莫名相笑。

“是的,大人,正常情况下,如果按公孙将军的性子,他自是不会向你求援,但是这次不一样,为了百姓,他不得不求!”高郅眼中一亮,故意道。

“为了百姓?呵呵,什么时候他公孙伯珪除了征伐打仗外,也会关心百姓了?”摇了摇头,刘虞表示不信。

“是的,大人,公孙将军,真的是为了百姓而力战不休,我敢保证,这一次如果没有他,死去的百姓将会比现在,多上数倍!”高郅同样的摇了摇头,耸肩道。

“死去的百姓?等等..!到底发生了什么?”刘虞眉头一皱,留意到高郅言语中的话语,骤然出声喝问。

“...州牧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吧?...”高郅看了一眼面前脸色陡变的刘虞,见似乎吊起他的胃口后,暗笑一声,继续道。

“就在一前,乌桓、鲜卑扣疆,席卷幽州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抄略边境,所至残破。”

“事从紧急,公孙将军率军出击,于葬马坡一役,击溃乌桓军万余人。”

高郅一边着,一边偷瞄注意着刘虞的表情。

毕竟,历史上,刘虞和公孙瓒,可没少为此而大动干戈。

果不其然,当听到公孙瓒擅自出击的时候,这位主张柔和的州牧大人,怒了。

“啪!”刘虞气得胡须真颤,一拍桌子,怒道“公孙伯珪!无谋匹夫!竟然擅自出兵,目无朝廷!敦不为人子!”

“大人...”

“州牧大人!”高郅突然吼叫的声音,打断了刘虞的发泄。

“大人!我知道你想要和平共处,但是,现在问题是,我大汉的子民、泽袍,都被已经深陷困境。”

好言劝到此时,高郅也是急了。

实话,对于刘虞的这种想法,作为一名后世之人,高郅他也是非常不屑的。

止戈为武!

和平,从来都不是靠送点东西、祈祷,所能够求来的。

岁月历史证明,贪婪是永无止境的,如果一味想着给予换求和平,那最终你将一无所樱

因为给予,始终比不过索求的速度,你给得越多,别人要得只会更多!

就好比大汉,自汉高祖刘邦起,至汉武帝时期,历经七帝,数百年。

因为当初刘邦的白登之围所造成的阴影,采取“和亲”政策,一直成为汉朝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

但是,每一次和亲,又能够管上多久呢?

十年?

亦或是二十年?

王昭君...

这个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众人应该都不陌生吧?

也是汉朝和亲的最大牺牲者!

别看什么所谓的“昭君出塞”成为后世美谈,但其实,背后又有着多少的无奈?

出塞..

呵呵,出塞!

如果可以,谁又愿意远离故土,去到一个寒地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