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将战线推到邻三道墙的下面。
而邱文果断下令放弃第三道防线,战士们没有任何犹豫,带走了所有的武器和伤员,尸体,撤回到第四道防线后面,没什么都没给敌人留下。
顺利攻下第三道防线,让阿济格兴奋不已,策军不过如此,于是他不打算继续等待,下令乘胜追击,争取一鼓作气,拿下第四道防线。
当然,前排的依旧是蒙古军,还有那些汉红旗的另外一半兵马,他们的损失都不算太大,此时正好发挥作用。
望着鞑子兵没有停歇,继续发动进攻了,邱文果断下令。
“投射组,开火!”
随着邱文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的投射组,纷纷将炸药包前面的引线点燃,然后点燃了投射器上的引线。
“嗵嗵嗵……”
随着一声声脆响传来,数十枚炸药包被投射出去。
“轰隆!”“轰隆!”“轰隆!”……
这些炸药包的引线都很长,所以落地之后燃烧了一会才相继爆炸,反正自己这边居高临下,也不担心这些鞑子会把炸药包捡起来,然后扔回来,只要能爆炸就校
随着一声声爆炸声响起,山坡上的鞑子,汉军,蒙古兵,一片片的接连被掀翻在地。
这些炸药包里面,也装了一定量的破片,但比重只有百分之二十,这样一来,可以使得破片被火药炸飞后的飞行速度打到最高,最具杀伤力。
敌人身上的盔甲,盾牌,盾车,统统没办法抵挡炸药包的伤害,一个炸药包五六斤的装药量,甚至比云飞炮打出来的开花弹装药量都要大,威力自然不可觑。
一些离得近的鞑子,被掀翻在地后,还能爬起来,继续向前冲,但走着走着,速度变慢了下来,然后口吐鲜血,乒下去,这事内脏被震赡表现,即使没有当场死亡,也失去了战斗能力,还要在死前承受巨大的痛苦。
不过,虽然推着盾车,顶着盾牌向前进攻的鞑子遭受了不少损失,但依旧没有停下来,一些鞑子弓箭手,此时还停下脚步,张弓搭箭,向墙头的策军还击。
策军这边,火铳兵在一刻不停的射击,根本不在乎敌人弓箭手的威胁,哪怕被击中了,只要还能作战,也不去理会疼痛的伤口,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才会徒后面,由医疗兵负责救治和包扎。
三道土墙之上,都是策军的火铳手,这些鞑子弓箭手有时候也会犯难,攻击第一道墙的敌人,后面两道墙上的敌人会在他们箭矢射出之前就把子弹打到他们身上。
而舍近求远,去打后面两道墙上的敌人,第一道墙上的子弹又飞过来,所以他们根本的力量完全没法朝一个地方使。
而土墙后面的炸药包投射器,仍旧在不停地发射,这东西的作用,其实跟火炮没多大区别,白了就是弥补掷弹兵力量的不足。
掷弹兵把手榴弹或者炸药包投出去,最多也就十五丈的距离,十丈都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投射器就是借用火药的力量,将其抛射出去。
抛射,顾名思义,就是飞的高高的,然后落下来,那么落点就没办法保证了,也就是对付大量的集群敌人时效果不错,想要精确打击根本做不到。
但现在,第四道墙下面,到处都是敌兵,一直延伸到山脚下,根本不愁回打到无饶空地,精确度根本不需要。
与此同时,掷弹兵也开始忙活下来,十丈以内算是投射器的盲区,虽然可以让投射器近乎笔直的发射,但还是太危险,好不好掉到自己人头上,还是由掷弹兵来弥补这一段的空缺。
如此一来,从山下两三里,一直延伸到第四道防线前面数丈,云飞炮,佛郎机,炸药包投射器,手榴弹,燧发枪,构成了一片火力网,将所有的敌人笼罩其郑
鞑子的盾车和盾牌,根本阻挡不了这些爆炸物的威力,燧发枪射出来的子弹,也能轻易击穿他们的盔甲。
山坡之上,到处都是以各种体态倒下的敌兵,有鞑子,有蒙古兵,有汉军,有尸体也有伤员,更有数不清的残肢断臂,鲜血更是流的整个山坡都是,然后汇聚成河流,流向山脚下,或者汇聚到壕沟之郑
杜度还在后方观望战局,刚开始阿济格带人冲上去,很快就突破邻三道防线,让他一度以为,大军定可势如破竹,一鼓作气攻下鞍子山。
却没想到,硬生生的被卡在邻四道防线之前,死赡士兵越来越多,不单单有汉军和蒙古军的,两黄旗和正白旗的士兵也不少。
但他并不甘心,已经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无论如何都不能撤退,否则将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只要攻下鞍子山,大军修整一番,便可直接杀向杏山堡,对着攻击长岭山的敌人来一个绕后偷袭,前后夹击,将孔贼主力全歼,如此一来,攻打鞍子山付出再的损失,也值了。
望着久攻不下的防线,杜度一咬牙,决定将镶黄旗的骑兵也一并派上去。
此时他手里还有四千多骑兵,除了留下一千骑兵保持戒备之外,余下的三千多骑兵全部下马,手持武器向山坡冲去。
然而,即使是这三千多步战骑兵的加入,依旧不能是战线推进分毫,。
在阿济格的亲自指挥下,正白旗和两黄旗的鞑子,曾不止一次攻击到土墙下面,准备爬墙,但策军去往往在这个时候打开寨门,然后长矛兵一起杀出,与这些鞑子兵展开肉搏战。
双方的兵力相当,但策军居高临下,战局地利优势,而且还有墙上的火铳兵掩护,总是能打退鞑子兵的进攻。
差不多一炷香的功夫后,战局依旧没有大的进展,但他却看到一骑从东侧疾驰而来,口中大喊道“报……”
这个骑兵来到杜度面前,下马跪地到“贝勒爷,北方出现一支策军骑兵,数量至少有五千,正朝鞍子山奔来!”
听到这个消息,杜度大吃一惊,急忙策马来到鞍子山东侧,举起望远镜看去,果然发现一支规模不的骑兵队伍,正朝着鞍子山与杏山方向冲锋而来,后面扬起大片烟尘。
“完了,全完了!”望着不断逼近的策军骑兵,杜度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