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而孔有德带着三万余大军增援,就让皇太极没办法强攻锦州等城池,就算能攻下来,师劳疲敝,肯定会给援军以可乘之机。
后来又在围绕着长岭山展开的大战中消灭了近四万敌军,皇太极实力大损,士气大跌,又要面临近在咫尺的策军援军,倘若铁了心的进攻锦州,被策军来一波侧翼突袭,恐怕就是全军溃败的下场了。
所以,只要继续耗着就行,在等一个多月,海冰消融,以现在整合了郑芝龙集团后的策海军,一次性就能再向锦州投放五万军队,到时候皇太极就更没得打了。
不过,对峙和僵持,并不代表双方相安无事,每看着对面的营地,期间也有大量的规模战斗,和试探性进攻。
尤其是双方侦骑之间的交锋,最为激烈,双方都想要遮蔽对方的视野,又都想获取对方的安排部署,寻找战机,所以到处都活跃着双方的侦骑和斥候。
不过,这方面依旧是策军占优势,武器方面的优势,能让他们处于先手位置,除非是被敌人伏击,否则在敌戎达能够展开攻击的距离之前,就杀伤列人一半的兵力,敌人要么撤走,要么给策军造成少量伤亡而后全军覆没。
而皇太极,看着每都有数十人乃至上百饶斥候伤亡,也心塞不已,而他们斩获的策军侦骑,却寥寥无几,士气已经受到了不的影响。
此外,双发之间一些规模的试探和战斗,策军也基本上处于优势一方,孔有德还借此机会,孔有德还把招募训练了半个月的新兵,也编入受损较为严重的几个营,然后随同老兵们一起参加对鞑子的规模战斗,在此期间迅速成长起来。
无论是长岭山之战的失败,还是这些规模冲突的失利,都让皇太极没办法继续这么耗下去,否则海路畅通之后,以策军这无数次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实力,后续的增援兵马抵达,以后他就再也没有战争策军的机会了,整个大金国,会一点一点的被策军蚕食殆尽。
但长岭山之败,让他损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要与策军展开决战,就必须要有充足的兵力。
所以,长岭山之战后,他就不断从后方增兵,十四岁以上的余丁,全部被拉过来了。
皇太极原本计划的决战时间,是二月十日左右,到时候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后方能调动的兵马全部调动过来,一鼓作气,消灭策军。
然而,事情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展开,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传来。
首先便是阿巴泰的背叛,这是让他始料未及的,他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七哥,镶蓝旗的旗主,居然会背叛大金国,成为第一个背叛大金的高级将领。
一开始他还以为是自己弄错了,或者这是策军的反间计,但多方确认,甚至看到了阿巴泰所写的讨逆檄文,才不得不相信这一事实。
去年十一月底,孔有德增援锦州的同时,东江军团第二师在师长吴克金的率领下,从旅顺口登陆,然后直扑金州卫城。
驻守金州卫城的阿巴泰率军抵挡,但很快就被策军攻破,而后阿巴泰昏迷被俘,吴克金便着手对阿巴泰的劝降工作。
虽然一番思想工作下来,阿巴泰并没有立即被策反,但内心已经动摇了,加入策军还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又有巴雅尔泰,福田康夫这些先例在,虽然嘴上严词拒绝,但内心何尝不想再去闯荡一番。
不过并没有大金国将领归顺策军的先例,他的子女妻妾又在沈阳,加上其他的一些顾虑,所以没有答应。
吴克金也没勉强,知道这种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决定的,也就给了阿巴泰时间继续考虑,而他自己便率部一路攻城拔地,得利赢城,红嘴堡,归福堡,旋城,栾古关,萧家岛关,黄骨岛堡,复州卫城,永宁城等城池,接连被吴克金攻下。
期间,不少阿巴泰的老部下,都被生俘或者斩杀,吴克金还专门把这些俘虏,或者首级,送到阿巴泰面前让他过目,一点一点的摧毁他的自信心。
策军在长岭山大败后进军,击毙多铎,俘虏杜度的消息,也传回了沈阳,虽然皇太极极力封锁消息,以免引发后方动荡,但当时部分溃兵并没有被收拢,而是一股脑的逃回了大后方,加上一些其他的渠道,自然而然的被潜伏在沈阳的策军获取,加上一些俘虏的供述,虽然没有直接得到策军大胜的消息,但基本已经确凿。
这一点,阿巴泰最开始是不愿意相信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俘虏承认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阿巴泰才不得不相信,连多铎都被策军杀了,杜度也被俘虏,足以证明策军的实力。
这个时候,阿巴泰其实已经彻底动摇了,加入策军,日后飞黄腾达,绝对比在这当一个俘虏要强,但他还是不敢跨出这一步。
而让他最终下定决心归顺策军的,便是在盖州卫城,见到了自己的妻妾子女,他们是被策军潜伏在沈阳的情报人员,花了巨大代价才转越盖州卫城的。
就在正月初十,阿巴泰公然宣布皇太极的二十七大罪状,首要其中的皇太极身为大明臣子,对于对于父亲努尔哈赤背叛大明的行为非但不制止,反而助纣为虐,在努尔哈赤死后依然背叛大明,不思悔改,其罪人让而诛之。
其他的罪行还有很多,比如逼死庶母,不顾伦常,残杀大明百姓,攻伐大明属国朝鲜等,阿巴泰就像是一个大明的酸文人一般,一条条列举了皇太极的罪状,好似自己就是大明的众臣一般。
此外,还写了一封讨逆檄文,号召辽东的百姓军民,一同讨伐皇太极这个背叛大明的乱臣贼子。
阿巴泰的背叛,让皇太极差点气的吐血,去年他在策军手上连连战败,自己没有降罪于他,反而给他机会,他却是这么报答自己的。
此外,这件事情引起的波澜,让后金国内产生了不稳的现象,一些汉让知这个消息,纷纷向逃奔盖州复州金州一线,重回大明治下,虽然留守兵马极力镇压,但这样的事情屡禁不止,一直都有发生。
当然,阿巴泰的背叛,短时间内还不会造成太过严重的直接后果,但草原上的消息就不一样了。
从十二月底,就陆续有草原上的部落头领,或者留守的统领前来求援,他们收到策军的袭击,根本无法抵抗,兵将被杀,部众,牲畜,财产被略多,还有敖汉和扎鲁特两个投靠策军的部落协助,一路走来蒙古各部生灵涂炭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